第一百一十二章 宛城枪鸣·张绣归心
第一节 博望伏影
护民阵大军开拔宛城,行至博望坡时,忽有细作来报:“圣典残部与张绣军合兵五千,在前方松林设下滚木礌石,更有黄巾军余部刘辟率两千贼兵绕道后方,欲断我粮道。”陈果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博望坡蜿蜒山道:“此地草木繁茂,正适合火攻——但圣典既知我等善用谋略,必防着这手。”
黄忠按刀笑道:“某愿带一千精兵从西侧峡谷攀爬,专破滚木礌石;子龙(赵云)可率轻骑正面诱敌,待其伏兵尽出,孟起(马超)从东侧杀出。”柳如烟忽然盯着地图上的白河流向皱眉:“西侧峡谷虽近,却有暗流险滩,恐有咒术师设下水障。”甘宁一拍胸脯:“水鬼营擅长潜水破障,某带二十人先行探路,定教那些贼子的水障化作泡影!”
晨光初绽时,赵云率三百白马义从闯入博望坡,马蹄故意踏响枯枝。果然,山顶滚木礌石如暴雨般砸落,却见甘宁夏衣水靠,正带着水鬼从山涧逆流而上,手中链刀专砍咒术师布设的符绳。“轰”的一声,水障崩塌,黄忠的精兵如神兵天降,在滚木堆中辟出一条血路。
第二节 阵前枪挑
宛城外,张绣的赤色军旗猎猎作响。这位人称“北地枪王”的猛将身披玄铁鳞甲,手中虎头金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身后五百“神枪营”士卒枪尖统一斜指地面,形成森冷的钢铁丛林。
“心域城屡次坏我大事!”张绣纵马出阵,金枪直指陈果,“圣典使者言明,你等借护民之名,实则想吞并兖州、豫州之地,今日便教你等有来无回!”话音未落,其谋士贾诩却在阵后微微摇头——他早看出圣典残部居心叵测,却因张绣与曹操有宛城之仇,暂且按兵不动。
陈果不慌不忙,护心绳在腕间缠绕三圈:“张将军可知,圣典残部昨日在叶县屠了三个村庄?”他抬手示意,身后士卒推出几个浑身是伤的百姓:“他们被剜去左臂,只因不愿在臂上纹圣典蛇印。”柳如烟趁机以冰戟挑起一具圣典刺客尸体,露出心口处扭曲的咒文:“将军的神枪营中,怕是也有这样的‘自己人’吧?”
张绣眼神一凝,忽然瞥见自家偏将王方袖口闪过蛇形纹路。几乎同时,王方突然暴起,手中短刃直取张绣面门!张绣金枪急旋,枪缨如毒蟒吐信,瞬间挑飞短刃,反手一枪便将王方刺落马下。尸体倒地时,臂上刺青赫然显现,阵中士卒一片哗然。
第三节 毒士谋算
贾诩见状,拍马来到阵前,羽扇轻摇:“陈将军果然好手段,先破博望坡埋伏,再借我军内奸动摇军心。”他目光扫过黄忠、甘宁等降将,忽然轻笑,“只是不知,刘荆州、孙仲谋若知你等四处招降其麾下大将,会作何感想?”
陈果早知贾诩智计百出,朗声道:“贾先生深谙‘良禽择木而栖’之道。当年宛城之战,将军为百姓免遭曹军屠戮而诈降,此等护民之心,与我等何异?”这话戳中张绣隐痛——当年他投降曹操又反叛,正是为了保护宛城百姓不被曹军征丁。
柳如烟忽然指着远处烟尘:“看!刘辟的黄巾军正在焚烧村落!”但见西北方火光冲天,百姓哭号声隐约可闻。张绣猛然转头,望向贾诩:“先生不是说刘辟只断粮道,不犯百姓?”贾诩羽扇一顿,他早知圣典命刘辟屠村嫁祸护民阵,却未想陈果竟提前派人引黄巾军暴露恶行。
“张将军,”陈果趁机道,“圣典残部要的是天下大乱,而我护民阵要的是百姓安居。您手中的枪,若为圣典而挥,不过是助纣为虐;若为百姓而挥,便可护宛城十万生民免受战火。”
第四节 枪王试枪
张绣沉默片刻,忽然提枪冲向陈果:“多说无益,接我三枪!”第一枪“白蛇吐信”直奔咽喉,陈果举锤格挡,火星四溅;第二枪“黑虎掏心”变招奇快,却被柳如烟冰戟横截,霜气顺着枪杆蔓延;第三枪尚未使出,赵云已拍马赶到,银枪轻挑张绣枪缨:“张将军枪法虽妙,却不该用来对付护民之人。”
“好!”黄忠在阵中喝彩,“某早想会会‘百鸟朝凤枪’,今日若将军不弃——”他赤铜刀挽出刀花,“可敢与黄某步战三百回合?”张绣见黄忠虽年逾五旬,气势却丝毫不输壮年,心中暗赞,正要答话,忽闻探马急报:“刘辟已破西平亭,正在屠杀百姓!”
“圣典贼子!”张绣金枪狠狠砸地,溅起三尺尘土,“贾先生,看来我们都被算计了!”贾诩长叹一声,羽扇指向护民阵:“事到如今,唯有与陈将军联手,方能击退刘辟,保宛城周全。”
第五节 计破黄巾
陈果趁势传令:“马超、甘宁,你二人带骑兵绕道截断黄巾军退路;子龙,随张将军收复西平亭;汉升(黄忠),你与我镇守宛城,防圣典残部偷城!”张绣惊讶于陈果竟将精兵交给自己,不由握紧金枪:“陈将军信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