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忽然听得背后喊杀声再次大震,一彪军马如猛虎下山,风卷残云一般,从魏军的包围圈外围,硬生生地杀开一条血路,冲入阵中!为首一员大将,手持大刀,威风凛凛,正是及时赶来救援的大将魏延!
魏延奋勇当先,大刀过处,魏军士卒纷纷倒地,无人能挡其锋!他左冲右突,终于在乱军之中,救出了狼狈不堪的陈式,二人并力一处,奋死杀出重围,逃回箕谷之中。清点人马,出征时的五千精兵,如今只剩下不到四五百名带伤士卒,其余皆已战死或被俘,损失极为惨重。背后魏军紧追不舍,幸亏杜琼、张嶷二人及时率领后队兵马,前来接应,奋力抵挡,魏军方才罢休,退回谷口。
陈式、魏延二人,侥幸逃得性命,回想方才惊险万状,皆是心有余悸,冷汗涔涔。此时,方才真正相信孔明料事如神,悔恨当初不听良言,以致有此大败,却也为时晚矣。
且说参军邓芝,在后方得到战报,急忙返回中军大营,拜见孔明,将魏延、陈式二人不遵军令,擅自进兵,以致损兵折将,大败而归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一遍,言语之间,颇有不平之意。
孔明听罢,却是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结果,他对邓芝道:“魏延此人,素有反骨,其‘桀骜不驯之气’深入骨髓,吾早已看出,他对我常怀不满之心。只因怜惜其骁勇善战,世所罕见,故而才一直容忍重用至今。然则,此人若不善加约束,久后必然会酿成大祸,为国家社稷之隐患啊!”其“观人之明”可见一斑。
孔明正与邓芝言谈之间,忽然有流星探马,神色慌张地飞奔来报:“启禀丞相!大事不好了!陈式将军所部,在箕谷遭遇魏军伏兵,折损了四千余名将士,如今只剩下四五百名带伤人马,正在谷中苟延残喘,情势万分危急!”
孔明听闻此言,面色一沉,立刻下令邓芝:“劳烦参军再辛苦一趟,速速赶往箕谷,好生安抚陈式及其麾下残部,切不可令其心生怨望,再生事端,务使其安分守己,听候调遣。”随即,他又唤来马岱、王平二将,对其二人秘密分付道:“子瞻(马岱)、子均(王平),汝二人可立刻率领本部精锐兵马,从斜谷小路秘密进发。倘若发现谷口有魏军重兵守把,便不必与其硬拼,可立刻绕道翻越山岭,务必昼伏夜行,避开魏军耳目,火速赶到祁山之左的预定地点埋伏,然后立刻举火为号,不得有误!”又唤来马忠、张翼二将,亦对其二人秘密分付道:“汝二人亦可率领本部精兵,选择一条更为隐秘的山间僻静小路,务必昼伏夜行,避实就虚,径直赶到祁山之右的预定地点埋伏,然后亦立刻举火为号,与马岱、王平二位将军会合一处,共同劫袭那曹真匹夫的屯兵大营!吾则亲率中军主力,从正面三个方向,同时发动猛攻,如此,则魏军首尾难顾,内外受敌,必然大乱,可一战而破也!”
马岱、王平、马忠、张翼四将,各自领了将令,不敢怠慢,立刻点起本部兵马,分头依计而行去了。
孔明又唤来小将关兴、廖化二人,对其二人亦是附耳低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又秘密传授了一条锦囊妙计。关兴、廖化二人亦是领了密令,各自引兵而去。最后,孔明才亲自统领中军主力精锐,倍道而行,向祁山方向火速进发。正行军之间,他又将吴班、吴懿二将唤至马前,亦是授予了二人一条退敌密计,令二人引一支兵马,预先埋伏于魏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以为后应。
却说魏国大都督曹真,自从与司马懿立下赌约之后,心中其实一直将信将疑,并不相信蜀兵当真会从斜谷方向杀来,因此军务之上,不免有些懈怠,甚至纵容军士饮酒作乐,放松警惕。他只等那十日之期一过,便要好好地羞辱司马懿一番,出一口恶气。不觉之间,已然安然无事地守了七日。第八日头上,忽然有前哨探马来报,言说斜谷之中,发现有小股蜀兵出没,行踪诡秘。
曹真闻报,心中一惊,但依旧不太相信蜀军主力会从此路杀来,便派遣帐下副将秦良,率领五千兵马,前往谷口哨探虚实,并再三叮嘱,只可远远探视,不许主动出击,更不许放任何一个蜀兵靠近魏军界限。
秦良领了将令,引兵刚刚来到斜谷谷口,便遥遥望见有小股蜀兵,一触即退,向谷中逃去。秦良不知是计,求功心切,立刻下令全军追击。然而,他率兵在山谷之中,一连追赶了五六十里之遥,却连一个蜀兵的影子也未曾看见,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便下令军士暂且下马歇息,饮水喂马。
正在此时,忽然有哨马神色慌张地飞奔来报:“启禀将军!大事不好!前方山林之中,发现有大队蜀军埋伏的迹象!”
秦良闻言大惊,急忙翻身上马,向前观望。只见前方山谷之中,果然尘土大起,隐隐有旌旗晃动,杀气冲天!他急忙下令全军将士,立刻整队,准备迎敌。然而,还未等他将命令传达下去,忽然间,只听得四面山壁之上,喊杀之声震天动地,鼓角之声齐鸣!紧接着,从前方谷口之处,蜀将吴班、吴懿二人,各引一支精兵,如猛虎下山一般,迎面冲杀而来!而他们的背后,蜀将关兴、廖化二人,亦已率领一支生力军,断绝了他们的归路,从后方掩杀而至!左右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无路可逃!山上更有无数蜀兵,弯弓搭箭,居高临下,齐声大叫:“魏军败将,还不快快下马受降,更待何时!投降免死!顽抗者格杀勿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