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淑并不知道他这个妹妹是捡的,以为是亲妹妹,在身上找了找,发现没什么东西,便从头上摘了一根发簪下来递给小菜苔,“小娘子,这个与你做个见面礼。”
小菜苔不敢接,缩了缩身子,这个姐姐让她天然有些害怕。
“公主送给你的,你就收下。”刘长宁却双眼放光,这根发簪是玉质的,与绿桫椤一样,通体碧绿,显然是同一材质打造,但用料比绿桫椤多,估计也要值钱得多。
“多、多谢公主。”小菜苔跟在他身边有几天了,胆子也稍稍大了那么一点,换成以前,估计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了。
刘长宁见她接了,心中暗喜,这至少能换800万,不过他没打算据为己有,只是高兴占了便宜。
“公主怎么搬来客栈住了?”悄悄把小菜苔拉到身边,他好奇问道,镇守臣府那么大,还有那么多人服侍,又安全,公主这是抽什么风,想来体验一下平民生活吗?
“闷了,来小住两日。”李淑看了看他,忽而微微一笑,完全没有半分公主高贵的样子,“刘长宁,我既来了,那就不必每日让木镛来找你要充电宝了,你给我送来。”
“诺。”刘长宁答应得很痛快,看在十万缗的巨额财物上,别说这么近的距离了,就是每天送去镇守臣府他也心甘情愿。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青袍官员从外面走了进来,一下子跪倒在公主李淑面前:“小臣西城县周肇,叩见玉成公主,公主千岁。”
“平身。”李淑威严地抬了抬手。
“谢公主!”周肇恭恭敬敬地起身,然后肃立在一侧,等着公主的吩咐。
刘长宁这时看清了这位周县令的相貌,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衣服和他之前见过的东城县令何清差不多,都是一身青袍。他是西城县令,那看来这里归属西城县管辖。
“让你办的事如何了?”李淑问道。
“禀公主,已经办妥。”周肇低着头恭谨道。
“很好。”李淑满意地点了点头,虽说有些公器私用,但犬丘城离取响太远,想必也没人因此事去取响告她一状吧。
周肇依旧站在一旁,显得恭谨而识趣。
刘长宁本来要告辞了,却注意到了周肇的腰间,坠着半块鱼形器物,约一寸长短,鱼嘴处有个小孔,方便穿带,跟他在杨雪新那看到的资料里的图片一模一样,只是一个锈迹斑斑,一个却是新的,外表透着黄铜色。
鱼符?
对于鱼符他事后去网上查过,知道有两种作用,一种用于朝廷调兵遣将和地方长官的更换;另一种则作为大臣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明。每枚鱼符上都精心刻写着官员的姓名、所在衙门及其官位品级。
类似于身份证,只是相较普通人而言,鱼符只有官员才能使用,至少刘长宁这样的小司目是不够格佩戴的。
“刘长宁,你在看什么?”李淑注意到了他的目光,有些好奇。
“公主,那便是鱼符吧?”刘长宁指了指周肇的“身份证”,之所以感兴趣,完全是这几天的麻烦都跟鱼符有关,让他一见之下就忍不住想,用周肇的鱼符,能不能打开袁天罡的墓呢?
“不错。”李淑点了点头。
周肇同样在暗暗打量刘长宁,不清楚这个身穿风火司戎衣的少年是何人,竟然能直趋面见公主,且在公主面前也能侃侃而谈,毫无敬畏之心。
见刘长宁依旧盯着周肇的鱼符,李淑介绍道:“凡亲王及三品以上大员使用金鱼符,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则使用银鱼符,六品及以下官员使用铜鱼符。”
原来还是按照品级设计的“身份证”。
刘长宁恍然,他记得从杨雪新那看到的鱼符是铜制的,上面锈迹斑斑,而历史上袁天罡确实做过几任县令,所以他的墓里有铜鱼符并不奇怪。
就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铜鱼符带到现代去,有没有用?
“西城县。”李淑见他实在好奇,便吩咐起来。
“小臣在。”
“把铜鱼符取下,给刘长宁看看。”李淑道。
“诺。”周肇立即取下自己的鱼符,交到了刘长宁的手上,同时对他更好奇了,到底是何身份,为何公主对他青眼有加?
刘长宁抓着手中的鱼符,翻来覆去的看,他发现这半块鱼符中央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同”字形的榫卯,便于跟另一半相契合,如果正好吻合,那就是一对。就跟秦时的虎符一样,当两半相合时,便形成了“符合”,象征着命令已经过验证,确凿可信。
看到这个,他突然想到,就算拿着这半块鱼符回现代,估计也打不开袁天罡的墓穴,因为两者的“同”字形榫卯肯定是不一样的,就无法组成“合同”。
“周大人,多谢了。”刘长宁有些意兴阑珊地把鱼符还给周肇,他刚还以为找到了宝藏的钥匙呢。
“客气。”周肇见他虽只是一个风火司的小吏员,却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能与公主攀交的,会是小人物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