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三年初春
建业城的清晨被浓重的雾气笼罩着,青石板路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司马师紧了紧身上的素色长袍,感受着江南特有的湿冷气息渗入骨髓。他的右手在袖中反复摩挲着那封密信,纸张与指尖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雾气倒是帮了大忙。"司马师在心中暗想,"正适合秘密会面。"他刻意放慢脚步,让心跳平复下来。自从叛逃至吴国以来,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面见吴国实际掌权者。成败在此一举。
转过一个街角,大将军府的朱漆大门赫然出现在眼前。门前侍卫的铠甲在雾气中泛着冷光。
"来者可是司马太守?"为首的侍卫高声喝问,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司马师微微颔首,刻意用带着北方口音的吴语回道:"正是江夏太守司马师,奉召前来拜见大将军。"
侍卫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为首之人拱手道:"请随我来。大将军吩咐过,您一到立即引见。"
走在曲折的回廊上,司马师注意到侍卫时不时用余光打量自己。他故意咳嗽两声,装作疲惫的样子。这些细节都会传到孙峻耳中,他要让吴国人相信,自己只是个走投无路的降将。
偏厅里,檀香的烟气在空气中缓缓流动。孙峻背对门口站在窗前,听到脚步声立即转身,脸上瞬间堆满笑容。
"哎呀,司马太守!"孙峻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来,声音洪亮得让司马师暗自皱眉,"可算把你盼来了!这些日子我寝食难安,就等着听你的高见呢!"
司马师深深一揖,额头几乎要碰到膝盖:"末将司马师,拜见大将军。承蒙厚爱,实在惶恐。"
孙峻一把扶住他的手臂,力道大得让司马师暗自吃痛。这位吴国权贵的热情中透着几分刻意,就像猎人在安抚即将入笼的猛兽。
"来来来,快请坐。"孙峻亲自引他入座,又忙不迭地斟茶,"这是今年新采的明前龙井,特意为你准备的。"
司马师双手接过茶盏,借着升腾的热气掩饰自己观察的目光。孙峻眼下带着青黑,嘴角却挂着亢奋的笑容,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
"多谢大将军厚爱。"司马师啜了一口茶,任由苦涩在舌尖蔓延,"末将此来,是带着乱魏的良策。"
司马师放下茶盏,正色道:"正是。卫瓘对魏国虚实了如指掌,此次谋划可谓万无一失。"
孙峻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挥手屏退左右侍从。待屋内只剩他们二人时,他迫不及待地说:"走,我们去内室详谈。"
孙峻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挥手屏退左右侍从,动作干脆利落中带着几分急切。待屋内只剩他们二人时,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司马师跟前,压低声音道:"此处人多眼杂,走,我们去内室详谈!"
司马师注意到孙峻说话时,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额角甚至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不动声色地点头:"但凭大将军安排。"
两人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间隐蔽的暗室。孙峻亲自取下火石,手竟有些发抖,连擦了几下才点燃烛火。烛光摇曳中,他脸上的急切之色愈发明显:"快,把计划详细说与我听!"
司马师从怀中取出密信时,清晰地听到孙峻吞咽口水的声音。他将地图在案几上徐徐展开,手指沿着标记的路线移动:"卫瓘的乱魏计划,第一步在河北建立'万佛会',发展信徒。这些信徒都是对朝廷不满的流民,稍加煽动就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具体要怎么做?"孙峻迫不及待地追问,身子前倾,几乎要压到地图上。
"我们会派人假扮高僧,以讲经说法为名,暗中传播反魏言论。"司马师继续道,"第二步,拉拢当地对新政不满的官员和世家大族。这些人掌握着地方实权,若能争取过来..."
孙峻突然打断:"等等!这些世家大族凭什么帮我们?"
司马师微微一笑:"大将军明鉴。曹魏推行新政以来,损害了不少世家的利益。比如河东裴氏、清河崔氏,都对朝廷颇有怨言。只要许以重利..."
孙峻的眼睛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的声响。他时而点头,时而插话询问细节,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
当司马师说到"第三步在邺城制造骚乱"时,孙峻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烛火剧烈摇晃:"妙!实在是妙!卫瓘果然大才!"他站起身来,在狭小的暗室内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嗒嗒"声。
司马师冷眼观察着孙峻的反应。这位大将军踱步时,右手不停地在空中比划,仿佛已经在指挥千军万马。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直视司马师,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此事若成,你当居首功!我要亲自向陛下为你请功!"
"末将不敢居功。"司马师谦逊地低头,嘴角却微不可察地扬起,"能为大将军效力,已是莫大的荣幸。"
孙峻满意地点头,但随即眉头又皱成一团:"只是...朝中那些老顽固,特别是滕胤那帮人,怕是会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