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引人注目的中央演武场,「万法融合擂台」正上演巅峰对决。灵风宗弟子林墨脚踏「御风踏火步」,手中长剑挥出时,雷火在风刃中跳跃,竟形成能够追踪对手的「雷火风龙」。龙身所过之处,地面被灼烧出焦黑痕迹,又瞬间被风刃削成齑粉。南疆巫教圣女阿蛮甩出的蛊虫群,与天剑盟剑修的剑阵碰撞,爆发出的毒雾与剑气交织成绚丽的死亡之花。观战的修士们有的用玉简记录,有的当场掏出纸笔推演,演武场四周的空中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灵光符文,都是众人实时记录的心得。
论道大会期间,各方势力达成重要共识:成立「天元盟」,共同应对九幽魔宫的威胁。叶凡秋与苏瑶被推举为盟主与副盟主。为增强联盟实力,灵风宗在灵风城建立「天元书院」,将两派融合的修炼心得刻在三丈高的「万法碑」上。书院的藏经阁内,不同势力的弟子们常常为一个修炼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某次,一位擅长符篆的东夷修士与精于阵法的中原修士,为“如何将空间符文融入防御阵”展开辩论,两人争执不下,竟在墙壁上画满推演图,最后在叶凡秋的点拨下,创造出可折叠的「袖里乾坤阵」。
数月后,书院诞生惊人成果。南疆巫教少年与灵风宗弟子共同研发出「雷火蛊」:将雷火之力注入蛊虫,使其在战斗中既能化作追踪敌人的火矢,又能吐出切割空间的风刃。试验当日,雷火蛊在空中划出的轨迹如同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却能瞬间将十丈外的山峰劈成两半。这项发明引发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势力开始尝试功法融合:北境冰魄宗将寒气与巫教的咒术结合,创造出能冻结时间的「玄冰咒」;西域佛宗将佛光与天剑盟的剑意相融,形成净化邪祟的「诛魔禅剑」。
九幽魔宫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九幽之乱」。地底裂开深渊,无数魔修涌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些魔修的皮肤呈现诡异的紫黑色,眼睛里燃烧着幽绿火焰,手中的武器似乎是活物,表面不断蠕动着血肉。叶凡秋与苏瑶率领天元盟大军在边境展开「天渊之战」。战场上,灵风宗的雷火与清风之术,配合天剑盟的剑阵、南疆巫教的蛊毒、北境冰魄宗的玄冰,组成威力巨大的「周天星斗大阵」。大阵启动时,天空中浮现出璀璨的星图,每颗星辰都对应着一位修士,星光交织成网,将魔修牢牢困住。
当魔宫祭出镇宫之宝「九幽魔瞳」时,整个战场陷入黑暗,唯有叶凡秋与苏瑶的灵力交织成光,照亮了反击的道路。魔瞳的瞳孔中映出无数恐怖的幻象,有修士被幻象迷惑,竟挥剑自相残杀。关键时刻,苏瑶吹奏起清心曲,笛声化作金色光芒驱散幻象;叶凡秋则引动雷火,将魔瞳的目光反弹回去。最终决战时刻,叶凡秋与苏瑶联手施展禁忌大招「灵风破晓」。赤色雷火与青色清风交融,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直冲魔宫核心。光柱中,隐约可见雷龙与风凰盘旋,所过之处,空间寸寸崩裂。随着一声震天巨响,九幽魔宫轰然倒塌,隐藏在背后的神秘势力也被彻底消灭。当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幸存的修士们发现,这场战争竟让天地间的灵气产生了异变——多种属性的灵力开始自然交融,新的修炼之道正在孕育。
战后,天元大陆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叶凡秋与苏瑶在灵风城建立「万象碑」,将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名字铭刻其上。万象碑由整块星辰铁打造,表面流转着七彩光芒,每个名字都对应着一颗星辰。每年清明,无数修真者都会前来祭拜,碑前的长明灯永不熄灭。而灵风宗开创的融合修炼体系,更是彻底改变了天元大陆的修真格局,让无数后来者踏上了全新的修炼之路。
时光流转,多年后,灵风城的孩童们仍在传唱着古老的歌谣:“雷火照苍穹,清风绕九重。双脉合一处,万象归大同。”这首歌谣不仅是对叶凡秋与苏瑶的歌颂,更是对那个波澜壮阔的修真时代的永恒铭记。在歌谣声中,新一代修真者带着前人的智慧与勇气,继续探索着未知的修炼之路。有人在灵风书院的旧址上建立了「万象学府」,学府中收藏着从古至今的所有修炼典籍;也有人效仿天元盟,在大陆各处建立起守护和平的组织。而灵风结界始终闪耀着光芒,成为天元大陆最坚固的防线,默默守护着这片经历过战火与新生的土地。
喜欢灵霄衍神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灵霄衍神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