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那样复杂的环境下,"
"岳飞确实是个特例。”
"其他将领都在贪墨军饷,"
"而他总是用自己的俸禄,"
"供养手下将士。”
"因此岳家军所向无敌,"
"品德操守也无可挑剔。”
"他一心想要洗刷靖康之耻,"
"迎接被俘虏的二帝南归。”
"但岳飞从未考虑过,"
"二帝归来后,当今圣上赵构该如何自处?"
听罢此言,钟小艾感慨道:
"难怪老师说岳飞情商不高。”
"他显然没理解赵构的想法。”
侯亮萍则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岳飞不愿揣测圣意。”
高育良评价道:
"若真是如此,"
"那就是自寻死路。”
"亮萍,你可曾想过沙瑞金书记为何安排你回京?"
侯亮萍回答:
"不知,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钟小艾冷嘲热讽:
"瞧你这态度,就是不揣测上意的表现。”
高育良点头赞同:
"对,小艾说得对。”
"你这样聪明的人,却不肯在这方面用心。”
"今天我直言相告,"
"你就像当年的岳飞,只知埋头苦干,"
"却不知圣意所在。”
"你知道沙瑞金心中所想吗?"
"他的目的并非扳倒谁。”
“并不是要削弱汉东的反腐态势。”
“但你一味埋头向前,毫无策略。”
“遇到障碍就硬碰硬。”
“不懂得灵活应对。”
“步伐太快,已经扰乱了自己的布局。”
侯亮萍依旧坚定地说:
“高老师,情况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我只是依法办案而已。”
高育良回应道:
“确实依法行事了。”
“但上下左右都得罪了。”
“谣言已经传开。”
“想要置你于死地的人不少。”
“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如此。”
“讨厌你的人远超你的想象。”
侯亮萍点头承认:
“对对对,绝非少数。”
高育良继续劝诫:
“所以,若未来官复原职。”
“务必调整办案方式。”
“切勿莽撞行事。”
“尤其避免给人留下可乘之机。”
“否则最后可能反受其害。”
“毕竟办案无错。”
“多数时候仍需谨慎,综合考量。”
“这方面可以向老季学习。”
“多汇报工作,减轻自身压力。”
——新人求支持,求鼓励!
汉东高育良家中。
听罢高育良的话,侯亮萍轻蔑回应:
“依您的意思,莫不是让我无端蒙冤?”
钟小艾在一旁提醒:
“高老师是在善意提醒。”
“你自己好好想想,高老师并非危言耸听。”
“他说的很有道理。”
随即,高育良再次开导:
“亮萍,别太过悲观。”
“我们办案的热情不能丢。”
“并非所有事都这般复杂。”
“如今的国家已非南宋可比。”
“你已不再是当年的岳飞。”
“我是我们组织领导下的一名人民检察官。”
侯亮萍笑着回应:
“高老师,您又要讲辩证法了吧。”
高育良肯定地回答:
“那是自然。”
“辩证法与唯物论,是我们学习的哲学根基。”
“别太情绪化。”
“凡事都看开些。”
“若想回去,我就找沙书记谈谈。”
“至于举报线索,就不用管了。”
“原则很简单,疑罪从无。”
“或者不想回去也行。”
“可以。”
“那就再等等。”
“如果能结了这案子,那最好。”
“要是结不了,咱们再商量下一步。”
侯亮萍答道:
“回去倒也可以,但必须把事情弄明白。”
“千万别留隐患。”
“我一生清白,怎能在汉东留下污点。”
高育良笑着说道:
“亮萍,这点你尽管放心。”
“绝不会给你添麻烦。”
“老师自会妥善处理。”
“相信你的简历会得到高度评价。”
说完,侯亮萍起身道:
“高老师,无论如何,我都得谢谢您。”
随后向高育良鞠了一躬。
高育良笑着说:
“好了,不必客气。”
“快坐下,咱们吃饭。”
饭后,侯亮萍借故与钟小艾离开。
出门后,侯亮萍只让钟小艾陪他散步。
毕竟,在今天的饭局中,他已认定高育良是幕后针对他的人。
高育良还跟他做交易,希望他离开。
如今,侯亮萍确信高育良有问题。
而高育良只是单纯希望他走,因为他实在令人厌恶,毫无吸引力,却被侯亮萍误解了。
走出小区后,钟小艾挽着侯亮萍的胳膊问:"陪我散步,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侯亮萍轻笑了一声:"你难道就没有感慨?"钟小艾回答:"当然有,锥心之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