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茅台,真是好喝啊。
光是吃菜,大家就已经饱了。
担心晚上会饿,许母在饭后准备了些点心和饼干。
主要是给孩子吃的,大人们倒无所谓,他们是真的吃饱了。
吃完饭喝了酒,又聊了一会儿。
眼看时间不早,许父决定让他们全都回家。
女儿们带着丈夫和孩子一起过来,人太多了。
如果是许大茂一家,许父肯定会留他们住上几天。
但这么多人,不能全留,不然非被吃穷了不可。
不能每天都像今天中午那样吃饭,所以粮食是必需的。向孩子们要些粮票吧,虽然有点不好意思。
但如果不拿粮票,许父和他的老伴接下来就会挨饿。
"好了,我看天色已经晚了,大茂、丽娟、丽莎,你们都回去吧,改天再来玩。"
许父开始送客,催促女儿和女婿们离开。
家里人少的话,他还能咬咬牙养活他们几天。
他们大人带孩子,加上他自己和老伴,一共十二口人。
不用想也知道,拜完年就要让他们尽快回去,家里已经没余粮了。
他有钱又怎样?买不到粮食,在过年期间,上哪儿去买粮食呢?
"爸,那我们就先走了。"
于海棠看出了父亲的意思,拉着许大茂准备起身离开。
爸的意思很明显,那就别浪费时间了,该回去就回去。
"爸、妈,我们先回去了。"
"许骁、许靖,跟爷爷、奶奶说再见。"
许大茂想了想也是,今天爸妈在邻居面前挣足了面子。
大年初一,妹妹们带着姐夫、妹夫回来,给了老爸很大的面子。
让他慢慢消化一下这份喜悦,老同志可能太兴奋了。
"爷爷再见,奶奶再见!"
孩子们打完招呼后,许大茂一家才离开。
"回去吧,记得要好好学习。"
"路上小心点。"
...
出了院子,走了几十米,上了公交车。
全家花了三毛多,坐到了大院附近的街道。
进了胡同,于海棠和许大茂聊了起来:
"这么多年回老家,也没见过她们几面,看来以后估计天天都能见到她们了。"
"这是正常的,她们都有孩子和家庭,是很自然的事情。"
许大茂理解姐姐和妹妹,毕竟结了婚,老公那边还有父母呢。
幸好他和海棠兄弟姐妹不少,总会有人能抽出时间来看望和照顾爸妈。
要是他们俩都是独生子,那可怎么办?四个老人得靠他们养活,压力该有多大。
一路上闲聊,回到了大院。
院门紧闭,不用猜就知道是为了防止外人打听消息。
咚咚咚~
"刘成,开门!"
许大茂一边敲门一边喊了一声。
没多久,院子的大门开了,刘成看见是许大茂一家人,急忙让他们进来。
"许哥,快进,今天下午来了好几波人,都想混进来。"
一进门,刘成立即将门重新关上并插上门栓。晚上还得锁,现在上厕所都要先把门栓好。
看场电影在这条街上可是大事,用三大爷的话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搞得跟做贼一样。"
许大茂虽然觉得不太妥当,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一个人闯进来还可以教训,但十几个人就不好对付了,要是上百人,他们就算有理也没用。
刚走到中院,就看到了何雨柱。
"傻柱找你有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于海棠带着孩子先离开了,她还要准备些吃的。吃完后,就让他们在院子里玩耍。
"走得太急了吧。"
何雨柱看着于海棠离去,心里有些不悦。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平时也不怎么搭理他,又不是什么坏人。算了,还是先处理正事。
"大茂,我有点事情想请你帮忙。"
何雨柱拉着许大茂到了角落,聊起了关于蔬菜的事。
"今天我去你爸家,看到了不少新鲜蔬菜,是从哪儿弄来的?能不能也给我弄点?"
何雨柱对那些红彤彤的西红柿记忆犹新。现在的西红柿都是自然成熟的,皮一半青一半红,哪里有那种红艳艳的西红柿。所以他一吃到许大茂家的西红柿,就一直念念不忘。即使在轧钢厂时见过类似的,但那是供给工人的,和自家吃完全不同。这也说明许大茂有特殊的渠道弄到这种顶级的西红柿,连大领导家都没见过。
"我确实认识一些人,这些蔬菜用的是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普通的种植方法完全没法比,让我给你解释一下……"
许大茂可不是随便说话的,这确实是最先进的技术,蔬菜几分钟就能长大,外面真的找不到这样的东西。
许大茂种的蔬菜无论品相还是口感都优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但这类蔬菜适合赠送却难以卖出高价。在冬季,普通百姓消费不起,而富裕阶层又可以直接购买其他优质蔬果,所以并不依赖许大茂的产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