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上辈子纵横股坛的夙愿,杨山兴致勃勃的做了很多准备。
他把三层的一间屋子腾了出来辟为工作室。还新买了一台最新的电脑当做工作机,旁边放了个用来收听股市播报的收音机,甚至墙角都摆了张单人床以示他的决心。
书桌上和墙上都是需要重点关注股票的历史K线图,上边还装模作样的用他脑子里的一些K线分析法画出了走势趋势。
其实这些方法P用都没有,但杨山就是喜欢,显得自己专业嘛!
至于买卖操作,杨山肯定不会天天跑交易所。
他把老当益壮的章老头雇了过来,让这位昔日富豪发挥余热,由他负责招揽人手,按照指令进行操作。章老头早年在沪城玩票,来到香江后也时常出入交易所,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磨砺,专业性怎么样不敢说,但是经验丰富,当个工具人很合适。
以章老头领衔的这几个人,大部分时候都不进交易所,他们只在周边转悠,直接花钱购买别人手里股票证,或者是股票换股票+补差价的方式进行着场外交易。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场内交易的资金流转太慢了,交割过程要好多天,纯耽误事儿。
杨山还为此特意购买了几台长程步话机,这样他可以坐在家里遥控指挥。嘉道理道在九龙,几家证券交易所都在港岛中环,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而且中间还没有什么阻隔,信号好的很。
当然,为防万一,无线通话基本都是向杨山这边单向汇报交易情况和个股走势情况。杨山下达指令通常用座机与章老头单线联系。除了他,其他工具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东家到底是谁。
经过几日的磨合,钱没赚到多少,但杨山已经是满满的成就感,这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简直太爽了,看着指数走势被他精准“预判”出来,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就这样,杨山的生活规律改变了,每天上午去中文大学教课、干活,下午就待在家里玩股票。至于云扬厂,他只是在周末才会过去看看。
慢慢的,他终于摸准的香江股市的偏好,开始大胆的进行杠杆操作,依靠对大势的精准预判,两个多月下来高卖低买,居然实现了资金翻番。
可惜啊,现在没有卖空机制,下跌的时候没法赚钱。
一段时间合作下来,章老头对杨山已经是惊为天人,太TMD神了。
存了些想法的他,多次拜访杨山,就想亲眼见见这门神奇的点金术。熬不过他的软磨硬泡,杨山把他带到了三楼的工作室。
进入房间的那一刻,章老头暗挑大拇指:难怪人家能赚到钱呢,这才叫专业!
“杨先生,您画的都是什么啊?”
杨山知道老头是想套他的话,他顺坡下驴的介绍起来,“哦,这是几个简单的K线形态,帮助判断股票短线走势,确定交易的买卖点。”
“我知道K线是什么,但是这乱七八糟的的实在看不懂。能否解释一下其中的奥妙?”章老头言辞非常恳切。
杨山心里憋着笑,故意表现的非常大方,还有种炫耀的心态,“好吧,我给你简单说说。按照我的分析法,我把K线形态分成几类.......”
章老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墙上的图,耳朵把杨山说的话一字不落的收进脑子,贪婪的吸收着这门赚钱的学科。
股票的K线形态纷繁复杂,所谓的形态可能有些道理,但是用来当成买卖股票的依据那就太想当然了。这是杨山前世玩了十多年的经验教训。
不过呢,这东西非常有诱惑力,因为眼见为实,在有偏差性的选择下,很容易在一堆K线中找到想看的实证案例。
所以.......,杨山第一阶段的洗脑特别成功。
章老头戴着老花镜整整对着墙站了一个小时没动弹,痴迷程度让杨山都有些动容。
终于感觉到自己已经掌握这门技术之后,他继续请教,“杨先生,您就是依靠这些判断出手的?”
嗯,这人还算有点理智。杨山开始给他上二阶段的课程。
“不全是,单一形态指标的准确性一般都不太高。如果想赚钱,还要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咱们扔进去的可是真金白银,必须慎重。”
“对对对,那您还有什么判断依据?”章老头被套的越来越深。
“还要看长期趋势,比如这张图,是用箱体理论来分析长期走势的,还有这张,很符合波浪理论......”杨山再次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这两套理论存在很久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用来指导股票交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成败还是在于个人。
关键在于如何解释理论,股票涨了符合理论,股票跌了也能在理论上说的通,反正理论肯定没错。
就像美丽国宪法一样,说的是无比正确,但正面解释起来有道理,反面解释起来也有道理,简直就是TMD不讲道理。
所以呢,如果用股票的走势结果反证理论,这套理论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全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