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曹少把白天被西风东渐搅得家翻宅乱的赵家家事一讲,泰森规劝他道:“曹查理呀曹查理,你这演三级片的眼神得改。饿狼传说嘛!我侄女发飙始于你贼溜溜色眯眯。小姑娘今天才14,幼齿你都不放过!”
胶皮道:“他最善于动歪脑筋。”
可能胶皮的赞美具备循循善诱功能,曹少果然灵机再动,他要布局,布个自以为很牛逼的棋局。
穿越众是个紧密协作的团体,好比场上的篮球队,前锋中锋后卫各司其职少了谁都不行。曹少曾有心让作文水平最高的潇洒去考科举,但蛇无头难行,不现实。只能寻找代理人,这个代理人还必须是自己人。
撇去大小姐赵铭洁这个活宝,话说赵寿吉有3个儿子,大公子赵冠勇,年少时名副其实,在桅杆屯勇冠三军拳脚无敌,连潘嘉园也是他手下败将。后来走出桅杆屯行侠仗义却连连挨揍,痛定思痛之下方才找出原因,原来桅杆屯的兵跟他玩假把式。少年人自尊心强,一气之下当了叛逆。不习武了,但也不从文,改行军工。武功再好也挡不住拿把铁管子往你脑袋上搂火不是。二儿子赵果敢自小跟随父亲在军中打熬,研习兵家着作。老赵最喜欢二郎,刻意培养他子承父业,将来退休后也有个接班人。三郎赵英武名不副实,细皮嫩肉小身板。喜静不喜动,就知道读书,小小年纪就能作出让于文昌也自叹不如的八股文章。不晓得此‘自叹不如’是真是假。
“于祥不至误人子弟,也许阿三作八股文确有两把刷子。反正老赵把阿三头的文章拿出来炫耀过,文言文得厉害,我是看不懂的。”
泰森问:“你究竟想干什么?”
曹少道:“店里有人好吃饭,朝中有人好做官。做个长线投资,培植代言人。电脑里找几篇状元文章让那小子背熟了去考科举。”
“呵呵,是个办法。”潇洒心说曹少果是个动歪脑筋的好手,说好听些叫做不按常理出牌或者逆向思维,不过这种人是萧何,成败皆由他起。
“都不反对吧?”
不反对,谁还考试没做过弊呢!连胶皮都干过此等龌龊事。
计划妥当后,曹少隔天便兴冲冲赶往施州城去报喜讯。何故兴奋?因为他找到了有力的筹码,因为他知道中国父母是最爱儿女的,单方面尽全力的馈赠,儿女吸完老娘的奶汁再吸老头儿的骨髓,不用回报的。还因为大明朝历来文贵武贱,若能让老赵这武人家庭出个文官,他曹少的生牌是要混迹于赵家列祖列宗牌位中享受日夜香火的。他更知道,自己那个结义兄长骨子里是生意人向来肯赚不肯赔。所以,要让老赵尽力与上峰周旋改土归流的愚蠢政策必须拿出让他十分心动的干货。但他不知道的是,老赵口中的改土归流只存在于其口中,乃凭空杜撰无中生有。
那日去老赵家刮痧所谈之事正是赵大官人阴谋的开始。从与沐抚之战到携家带口上山走亲戚的这段时间里,赵寿吉日思夜想着如何利用这帮结义兄弟来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假传改土归流这个主意是他半夜三更睡不着时一闪而过的绝妙高招,好主意不能过夜,当下便传于祥过来商议。也就是说,他们利用官民信息不对称、梁山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的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施持续高压,以迫使梁山更紧密地依靠他。于祥也是个小人,由衷赞美上司‘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以大人勇武谋略可官至总兵官。’
总言之,兄弟之间互相帮衬的资源越多、交去往来越频繁,兄弟情谊则越紧密,谁也离不开谁!
进门直奔堂上,搭手分腿如八爪鱼般往主位太师椅上一坐。半盏香茶下肚,把茶盏一放,吩咐大哥道,“把大嫂也叫来,四弟我有大喜事要讲,曹某自有办法让英武侄儿金榜题名。”
老嫂子甩开袖子迈开大步风风火火跑来了。能金榜题名!?哎呦歪,欢喜到夜里睡不着觉。“叔叔千万莫拿嫂子寻开心。叔叔的文章可有把握?我家英武今后真的能弄个老爷大人当当?”
“兹事体大岂敢儿戏。”
老赵当年一当兵的,有钱人家的小姐不拿正眼瞟他,当然他也没机会去官绅家的深闺里瞻仰到娇容。他在浙军里混时一年饷银高达30两,实事求是说,戚家军血统的浙军饷银颇丰。但老赵是个孝子,把钱大多补贴家用了,身上银钱不富裕付不出太多彩礼。媒婆帮他说过几个小家碧玉,最后因为彩礼没谈拢而抱憾一时。最后讨了个安于耕地纺线刷马桶的乡下丫头做老婆。老嫂子来到施州卫多年,身上的本事没有丢,刷马桶有人代劳了,省出来的时间用于陪子读书。阿三头是她唯一的指望,指望小儿子好好念书考上举人进士光宗耀祖。
四叔父端坐太师椅上,‘戚戚察察’旋着茶盏,耐心听哥嫂双双规劝那不成器的三侄子。当娘的文化水平低,被秀才儿子一顿抢白,本着尊重知识分子的态度反过来再次质疑小叔子拿她老身开玩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