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就凭我们和建设的关系,他应该不会多说什么。”
刘树根抽了一口旱烟,语气沉重。
作为老村长,坚守公平原则多年,说出这话需要多大决心啊。
他年岁已高,大儿子和小儿子虽有成就,但老二和老三家境仍差强人意,所以他才想借此机会帮他们一把。
刘树根深知,贾建设有能力,只要好好跟随,未来不可限量。
“爹,我懂了。”刘建军回应,“回去我就告诉小天。”
“只是名额只剩两个,老二和老三那边还得您去说清楚。”
此刻,刘建军毫不顾虑公平与否,只要对儿子有利就行!他和贾建设关系密切,即便请求也会让对方接纳自己的孩子。
“行,这事就这样定了。
老二老三那边我来处理,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建军走后,刘树根继续在炕上抽旱烟。
“老头子,抽这么多烟,我还以为着火了呢!”妻子王春花进屋,差点被呛晕,以为家里失火,赶紧开窗通风。
“老婆子。”
“什么事?”
“我……我这次做了对不起村子的事。”
“什么?快说说怎么回事。”
“建设那天来,说要招人,我……”
刘树根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将此事缓缓告知妻子。
“老头子,这事要是早说想让儿子去,建设肯定不会反对的。”
王春花轻轻劝慰刘树根。
当了多年村长的丈夫习惯于公事公办,但这种机会谁都舍不得错过。
“唉,现在事情已成定局,也没什么别的法子。”
“建设说这次需要三人同行,最好是夫妻搭档,你觉得如何?”
“要不让他们自己商量吧!”
“在家的顾家,出去的顾在外。”
左右为难的王春花,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知该给谁这机会。
等老二、老三干完活回家,夫妻俩才将情况告知。
经过数日纠结,三儿子建强决定把名额让给二哥建国与嫂子杏儿。
原因是二哥有两个儿子,而他只有两个女儿。
在他们眼里,儿子能承续香火,女儿却注定要嫁人。
这番举动令建国深感感动。
他承诺若日后有出息,定会携全家进城。
建强也表明会在家孝敬父母并照顾侄子,让二哥无后顾之忧。
兄弟间的情谊顿时显得格外真挚。
数日后,贾建设带着宝日回到刘庄村。
他留下十只羊,其余六十多只暂时寄养在当地。
这么多羊他实在无处安置。
虽他空间能放,但铺子总需货源。
此外,他还顺道带上雇佣的人手。
此次贾浩云只带了三人:刘树根的二儿子建国、儿媳杏儿以及大儿子建军的长孙小天。
这些日子刘树根因招工一事心中郁结。
多年村长生涯终告一段落,怎又出了差错?
“建设啊,有些话我总觉得愧对你,事情是这样的……”
见到贾建设归来,刘树根主动坦白这几日的情况。
他心里始终过不去那道坎,最终决定直接告诉贾建设,招人的事情全权交给他做主。
看着在一旁抽闷烟的刘建军和低头不语的刘建国等人,贾建设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招工问题竟引发如此波澜。
当时他嘱咐刘树根帮忙挑选服务员时,并未多想,只觉得能找到人就已经很好了。
在他看来,这并非什么吸引人的工作,却没想到当服务员竟成了一种机遇,甚至可能改变人生。
“树根叔,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
“我还以为建国哥会嫌弃这份工作。”
“现在他们愿意帮我,我也就安心了。”
“建强哥也别担心,等我的火锅店走上正轨,还需要很多人。”
“到时候还得麻烦您在村里帮我找些人。”
贾建设见刘树根似乎有些顾虑,连忙安慰道:“放心吧,我的店以后会越来越大。”
“真的吗?你的店还会招人?”刘树根一听这话,立刻兴奋地问。
“当然,我的火锅店只是开始,将来会开更大的餐馆。”
“只是怕到时候村里人不够积极。”贾建设笑着回应。
“只要你想招人,村里随便挑,这么多年谁不知道你为人仗义。”刘树根乐呵呵地说。
听贾建设这么一说,刘树根心中的忧虑终于消散,家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贾建设的话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特别是刘树根家的老三。
昨 ** 还因让贤而纠结,没想到很快就能进城工作。
站在他身旁的妻子吕兰芬默默握紧丈夫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连生两个女儿,一直缺乏信心,昨日更是因此让丈夫将机会给了二哥和二嫂。
她虽嘴上不说,心里却满是委屈。
在乡下终日劳作,谁不想进城享福?能进城,回娘家也体面不少。
众人听后都高兴起来,事情就此定下,贾建设便带他们离开。
贾建设先把他们送到店里,后院空房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