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接过陈承业递来的半价券,手指都在发抖,眼泪掉了下来:“陈掌柜,您真是大好人!我这就回去拿凭证,以后买绸缎,我只来您家!”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不到半天就传遍了全城。接下来几天,来陈记辨真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来鉴别自己买的披肩,有的是专门来学辨真方法,还有不少人听完看完,直接在店里买了正品披肩。阿福每天忙着给客人递“辨真指南”、拿披肩,连吃饭都得抽空扒两口,却笑得合不拢嘴:“掌柜的,这三天的营业额,比上个月整月还多!昨儿还有从邻县来的客官,说听人说陈记诚信,专门来买披肩的!”
陈承业却没松劲。他让阿福把“辨真指南”刻成木牌,挂在店外显眼的地方,又在店里隔出一小块地方,每周三下午举办“辨真小课堂”,教大家鉴别不同种类的绸缎。有商户来找他,想加盟陈记,用陈记的布料和绣线卖披肩,陈承业没立刻答应,而是提了三个要求:必须用陈记指定的新疆长绒棉混纺布料,绣线得是桑蚕丝线,每批披肩都要送陈记检验,一旦发现以次充好,立刻终止合作。
过了半年,仿冒陈记披肩的铺子渐渐没了生意。有的改卖其他布料,有的主动来找陈承业,想跟着卖正品绸缎。陈记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仅本地的主顾常来,连周边州县的人都专门来陈记买东西,都说“买陈记的布,放心”。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朱雀大街上,给陈记的木牌镀上了一层暖金色。陈承业站在店外,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阿福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掌柜的,您当初要是像老掌柜那样告官,恐怕就没有现在的光景了。”
陈承业接过茶,轻轻喝了一口,笑道:“父亲当年告官,是为了守住招牌;我现在教大家辨真,也是为了守住招牌。只是守住招牌的法子,不止一种。诚信不是靠官司赢来的,是靠让大家知道,陈记的每一件东西,都配得上大家的信任。”
风又吹过朱雀大街,带着绸缎庄里绣娘飞针走线的细微声响,还有伙计热情的招呼声:“客官里边请,咱们新到了一批苏绣手帕,您瞧瞧?”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在暮色里轻轻回荡,也刻进了陈记的招牌里,成了新的故事。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