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他们在此落草,比在别处更为便利。
众人商议后,邹言叔侄将孙立等人引入山寨。
聚义厅中已备好酒菜,酒至酣畅之际,大家开始畅谈未来。
众人自然而然谈起梁山此行登州的目的。
得知梁山盐寨被攻破后,邹言满脸惊讶:“竟然是登州水军攻破了梁山盐寨。”
他忍不住赞叹,“登州水军真是胆识过人!”
当时朝廷大军正围剿梁山水泊,孙立表示:“别说登州水军,那时我们登州人都认为梁山这次必败无疑。”
邹言点头附和:“山上当时人心浮动,大家都害怕官府会趁机全面清剿山东各处山寨。”
乐和感叹道:“谁能想到,一夜之间梁山就把官军打得溃不成军。”
孙新补充道:“这次梁山虽声势浩大,却是走陆路来的登州,来的多是步卒。”
顾大嫂冷哼一声:“登州水军逃到海上又能如何?难道还能一直不登陆吗?梁山只需在此守候,早晚能等到他们上岸。”
孙立摇摇头:“登州水军对海上环境非常熟悉,他们这次有备而来,才选择逃到海上。”
孙立坚定地说:“登州水军熟悉海域情况,这次面对梁山,他们早有计划才撤离到海上。”
据我推测,这帮水军八成是寻了个海岛藏匿于海上。
等到探听到梁山离开登州后,他们才会驾船返回。
然而即便如此,顾大嫂担忧地提出:“若梁山始终不离开,那些水军岂非永远都不会现身?”
孙立笑着回应:“梁山根基在济州水泊,登州与济州、郓州相隔千里,大军怎会久留不归。
依我看,梁山顶多如往常般,在登州另筑盐寨,沿海晒盐贩卖。”
“小寨容不下太多人,此事怕是不了了之。”
但解珍摇头不信,“梁山定有应对登州水军之法!”
解宝、邹言以及邹润叔侄均附和解珍的观点。
孙立信心十足地说:“梁山虽强,却未必能在山东横行无忌!”
……
与此同时,赵言率军历经数日奔波,抵达登州边境。
在原盐寨士卒引导下,找到梁山盐寨首领,指挥寨内兵士撤至边境田粮处。
“寨主,皆因我们失职!”
田粮伏倒在地,痛哭流涕,“未能谨慎戒备,才让贼人混入山寨!”
赵言未作声,环视四周灰头土脸的盐寨士兵。
梁山盐寨仅两百人来自水泊梁山,当初李富与田粮也是遵照赵言指令行事。
以他们为核心,召集登州沿海一带的百姓与盐户,建立起梁山盐寨。
往昔盐寨鼎盛之时,人数曾多达千余,可如今,随同田粮一同撤退至登州边境破庙的士卒,却已不足五百。
其余的或是于盐寨被攻破那一夜英勇牺牲,或是随后逃亡途中迷失或离去。
眼前的盐寨残局,是赵言接管梁山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
他握紧双拳,压抑内心怒火,问道:“李富如何?可有他的消息?”
当日盐寨陷落,两位首领分头行动,田粮率众撤离,李富则负责殿后。
田粮含泪答道:“那晚之后,我派了人悄悄回去查看,发现李富兄弟已被敌人杀害,尸首更是被挂于盐寨大门。
我已经安排人将李富兄弟的 ** 妥善安葬。”
“啪”
的一声,赵言终于按捺不住,猛然拍击身旁庙门,尘土四散中,他脸色阴沉,高声喊道:“出发!血债血偿!立即随我去踏平敌营!”
破庙内,原本懒散的盐寨士卒闻声而起,齐声应道:“杀!”
“报!”
“随您!”
赵言整合盐寨残部,统帅近两千兵马,星夜兼程直奔登州府城。
翌日抵达登云山附近时,探马回报,登云山首领携百余名喽啰守在路旁,欲归顺梁山。
此刻,赵言已从石秀处得知,正是此人领军攻破盐寨。
登州水军已乘船出海避难,梁山盐寨的上万石粗盐也被他们以半价出售给登州的豪绅。
这一消息令人忧虑,特别是登州水军入海更添隐患。
梁山虽在积极发展水军,但打造战船远比组建陆战队复杂得多。
他们利用附近购置的优质木材,在水泊建成十余艘战船,然而这些多为江船,无法适应海洋环境,入海便可能倾覆。
赵言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率部先行前往登州海边寻找旧盐寨。
因对如何应对登州水军苦恼,他情绪不佳。
哨探报告称前方有绿林人士欲投靠时,他本无意理会,但听到是登云山的名号,心中一动。
他记得原版《水浒传》中登州确实出了几位上山的好汉,包括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铁叫子乐和、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出林龙邹言以及独角龙邹润。
其中,武艺最出众的是病尉迟孙立,他与已上山的铁棒栾廷玉同门学艺,但此人性格冷漠自私,品行欠佳。
在水浒的世界中,解珍和解宝兄弟被关押于登州府的大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