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联合电力公司和新能源团队,搞出了"城市能源神经节点"。新型充电桩看着像个银色的科幻方柱,顶部的量子点光伏板能自己发电,侧面的柔性屏会显示实时电价:"谷电时段0.35元/度,建议充电至80%;峰电时段1.2元/度,建议充电至50%..."最绝的是"跨次元充电史"——用爷爷记忆中的木质电线杆造型,系统投影出1970年代工人扛着梯子修电线的场景;给孩子们设计的太空充电桩,弹出宇航员在月球基地给太空车充电的AR动画,每次充电都能解锁一张能源知识卡。
今年夏天用电高峰时,这套系统发挥了大作用。当电网负荷达到极限,智能充电桩群自动启动错峰充电模式:给公交车优先充电,私家车则提示"建议1小时后充电,可享半价优惠"。"太牛了!"电力局长看着负荷曲线直惊叹,"往常高峰得拉闸限电,今年靠这些充电桩就把负荷削平了!"林深蹲在充电桩边调试光伏板:"现在这玩意儿跟个智能管家似的,啥时候充电最便宜门儿清。"沈砚舟给系统加装了能源共生模块:"得让这铁疙瘩变成能源指挥官,比最牛的调度员还有算计。"
林深瘫在实验室的智能沙发上,看着墙上的城市神经网络大屏——垃圾分类站的清运数据、回收中心的材料转化曲线、生态监测站的水质图谱、地下管廊的压力分布、充电桩的能源调度轨迹,正像无数条流动的光带,在三维地图上编织出复杂而有序的图案。"老沈,"他戳了戳旁边正在调试充电桩算法的沈砚舟,"我咋觉得咱们不是在装设备,是在给城市接神经连血管呢?"
沈砚舟头也不抬地拖出个新模块:"昨儿看《神经漫游者》,突然琢磨——要是把这些'神经血管'全连起来,城市会不会真变成个超级生命体?"话音刚落,实验室的智能窗户自动调暗,投影出窗外的街景:智能垃圾桶正跟垃圾运输车"交流"清运计划,充电桩给电动车"推送"着谷电提醒,远处的生态监测站无人机正掠过水库,翅膀上的量子点传感器闪着微光。街角的智能广告牌突然切换成一行字:"城市正在代谢",光影流转中,林深看见光斑里隐约浮现出一个由无数智能设备组成的巨大生命体,正随着城市的呼吸缓缓搏动。
喜欢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