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崔道长说的有理啊。可这么多日,怎么没见崔道长为此次案件实地查看一番呢?”秦师兄阴阳怪气的说道。
“秦宝驹!你……!”崔鸣彦似乎被气的有些无法言语。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禀报大王,物资已全部送达宴会场,门口马车也已备好。”杨岱辰声音洪亮的说道。
“好,我们即刻出发去承天门。” 颖王的声音坚定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待颖王等人走远,青鸟这才从偏房出来,本来此次是来找秦师兄探听一下案件的情况。结果因为秦师兄和颖王在一起,不便上前询问。不过,好在也听到了一些相关的事情。那魔族女子的行为更是牵扯着青鸟的内心,疑惑重重,不知道那女子到底要干什么?想到此,看来还得去承天门看看,之后再做定断。
此时的承天门华灯高挂,在灯光的映照下,尽显庄严肃穆,高大的朱红色门墙直插夜空,飞檐斗拱犹如苍鹰展翅欲飞。宫门前的广场上,成排的宫灯散发出暖黄色的光晕,与远处宫殿内透出的璀璨灯火相互辉映,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
青鸟骑着骏马,一路疾驰,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打破了太极宫前的宁静。随着一声高昂的马嘶,骏马在太极宫巍峨的宫门前稳稳停下,与此同时,最后一缕残阳悄然没入地平线。暮色如同泼洒的浓墨,迅速浸染了整个苍穹。
他身姿矫健,利落地翻身下马,牵着缰绳,目光快速扫视,在一堆马匹和马车之间,找到一处空着的拴马桩,将缰绳稳稳系好,还轻轻拍了拍马颈,安抚这匹陪他奔波的伙伴。随后,他抬手理了理略显褶皱的衣裳,将腰间玉佩摆正,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朝着宫门走去。
刚到宫门口,两名守卫如雕塑般上前一步,交叉长枪,拦住了青鸟的去路。青鸟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伸手入怀,掏出令牌,缓缓举到守卫眼前。守卫目光一凛,先是仔细端详令牌,又上下打量青鸟。只见来人一袭上乘衣料制成的衣裳,身背一个精美的长盒子,盒子上的纹路在朦胧夜色中若隐若现。守卫心想,这盒子里装的想必是要在宴会上进献的珍贵礼品。一番思索后,守卫拱手行了一礼,侧身放行,青鸟昂首阔步,迈进了太极宫。
伴随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青鸟穿过宫门,一座恢宏的广场豁然出现在眼前。此时,微风拂过,广场两侧飘扬的旌旗发出 “簌簌” 声响,仿若在彰显着大唐无上的威严。宫灯的光影摇曳,映照着往来穿梭的侍卫、宫女,他们步履匆匆,各司其职,为即将开始的盛宴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的身边,一片衣香鬓影。朝中的官员们身着朝服,身姿挺拔,气场不凡。他们携着家眷缓缓走来。夫人们经过精心装扮,头戴璀璨的凤钗步摇,每一步都摇曳生姿,脸上敷着精致妆容,眉眼间尽显雍容华贵。儿子们身着上乘绸缎制成的长衫,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女儿们则穿着精挑细选的长衫和襦裙,各式不同的精美簪花插在发髻的恰当位置上。手臂上挂着轻柔的帔帛,腕间的黄金和翡翠镯子碰撞出清脆声响,举手投足间皆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在踏入广场的途中,他们一旦瞧见相识之人,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只见他们躬身行礼,脸上笑意盈盈,相互寒暄着。
而那些早已进入广场的达官显贵们,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轻抚胡须,侃侃而谈当下的朝堂局势;有的则满面笑容,忙着将身旁的家人介绍给新结识的朋友。一时间,广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
远处,丝竹之乐悠悠传来,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激昂高亢,为这庄重的宫殿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各种花香、烛香,与宫殿中弥漫的烟火气息相互交融,萦绕在空气中,形成一股独特的韵味。
他抬眸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与期待。他深知,这看似繁华热闹的宴会背后,暗潮汹涌,各方势力正悄然角逐,而自己,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稳步朝着广场走去。
当青鸟穿过热闹喧嚣的人群,来到广场中央,眼前豁然开朗。偌大的广场中央,留出一片空旷之地,犹如一片宁静的湖泊,与周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环绕着这片空地,矗立着数十根粗壮的木柱,每一根都拔地而起,直插夜空。木柱顶端,架着一根修长的横杆,恰似一位位巨人向两边伸出的手臂。横杆下方,六排灯笼整齐悬挂在横杆之下,如串串璀璨明珠。每串灯笼由六个组成,分列木柱两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暖黄色的灯光透过轻薄的灯罩,洒向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驱散了夜晚的黑暗与寒冷。
看向这片开阔空地的两边,便能瞧见每一边整齐摆放着上百张食案。每张食案皆以质地上乘的木材制成。案上,色彩缤纷的水果错落有致地码放在精美的雕花果盘里,鲜嫩欲滴;配套的茶水用具,或是温润如玉的青瓷盏,或是流光溢彩的琉璃杯,在灯笼暖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