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20小说网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 第208章 破除阻挠

奉天殿内,烛火摇曳,将满朝文武的身影映得忽明忽暗。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朱文正从南洋加急送来的奏疏。

殿内鸦雀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烛芯爆裂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陛下,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兵部尚书霍然出列,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空气都微微颤动。

“我大明立国以来,以稻麦为根本,农耕之法传承千年,从未出过差错。如今贸然引进这些闻所未闻的‘洋玩意儿’,岂不是要颠覆祖宗传下来的基业?”

他望了望殿内群臣,质问道:“万一种植失败,耽误农时,百姓无粮,天下必将大乱!到那时,谁来担这个责任?”

说罢,他怒目圆睁,狠狠瞪了一眼奏疏的方向,仿佛那纸张是洪水猛兽。

户部尚书也急忙上前,手中的笏板微微颤抖:“陛下,臣掌管天下钱粮,深知农事之重。这些来自新大陆的作物,臣连见都未曾见过,更不知其习性。”

“若盲目推广,所需农具皆要重新筹备,耗费巨大。且百姓对新作物必然心存疑虑,不愿配合种植,到时候政令难行,空耗国力!还请陛下三思啊!”

他言辞恳切,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心急如焚。

此时,礼部尚书慢悠悠地走了出来,甩了甩宽大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轻蔑:“陛下,臣以为此事有违礼制。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自有一套完备的农耕体系和饮食文化。”

“如今引进这些异域作物,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大明无粮,要靠番邦之物度日?长此以往,祖宗礼法何在?华夏正统何存?”

他的一番话,引来了不少大臣的附和,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翰林院的学士们也不甘示弱,纷纷站出来引经据典。“陛下,古籍中从未记载过此类作物,可见其并非我中原所需。”

“是啊,古往今来,圣人未言,典籍未载,贸然行事,恐遭天谴!”

他们摇头晃脑,搬出一堆古籍,试图用祖宗之言来劝阻朱元璋。

而支持朱文正的大臣们也据理力争。工部尚书站出来说道:“陛下,英王殿下在南洋多年,对这些作物必定经过仔细考察。既然他敢上奏,想必是有十足的把握。”

“再说,我大明疆域辽阔,各地水土不同,说不定这些作物能在某些地方发挥奇效,增加粮食产量,解百姓之困。”

“不错!”刑部尚书也附和道,“如今各地常有灾荒,百姓缺粮。若这些作物真如朱文正所言,耐旱高产,岂不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能因循守旧,错失这大好机会!”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声音越来越大,整个奉天殿仿佛变成了一个嘈杂的集市。

有的大臣甚至面红耳赤,撸起袖子,大有要动手的架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一方面,他信任朱文正的能力和忠诚,知道他不会拿国事开玩笑。

另一方面,群臣的反对也不无道理,此事确实风险巨大,万一失败,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大明江山也可能因此动摇。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如雷霆,震得群臣顿时安静下来,“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说罢,他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回到后宫,朱元璋依然心绪不宁。他在寝宫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闪过群臣争论的画面,以及朱文正奏疏中的内容。

他想起大明建立以来,百姓历经战乱,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可各地灾荒不断,粮食问题始终是他的心头大患。

如果这些新大陆的作物真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但如果失败了……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头疼欲裂。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烦躁,连忙上前询问。

听完朱元璋的诉说后,她轻声安慰道:“陛下,臣妾虽不了解农事,但了解正儿。正儿向来稳重,既然他敢上奏,想必有几分把握。”

“只是群臣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事关天下百姓。重八,不妨先找几位心腹大臣,仔细商议,再做决定。”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他决定先召集几位亲信大臣,私下探讨此事。

然而,即使在小范围内讨论,争议依然不断。

有人支持先小规模试种,有人坚持全面禁止,还有人提议只在边疆地区试验。

各种意见纷至沓来,让朱元璋更加难以抉择。

朱元璋在御书房内铺开朱文正送来的作物图谱,指尖反复摩挲着那陌生的植株轮廓。

夜风穿堂而过,将烛火吹得东倒西歪。

朱元璋凝视着摇曳的光影,突然想起当年父兄饿死那年,自己亲眼目睹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

那些瘦骨嶙峋的手臂、空洞绝望的眼神,此刻竟与奏疏上饱满的玉米穗重叠在一起。

第二日,朱元璋召来太子朱标与几位皇子。

御花园内,他亲手将几粒玉米种子埋进土里,沉声道:"你们记住,这不是寻常种子,是天下百姓的活路。"

朱标蹲下身轻抚湿润的泥土,若有所思道:"儿臣愿领命在畿内设立试验田,若有闪失,儿臣愿担全责。"

消息不胫而走,朝堂上再次掀起波澜。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老臣联名上书,称此举有违祖制,更有胆大包天者将朱标的请命斥为"毛头小子不知轻重"。

朱元璋将弹劾奏章掷于丹墀,冷笑道:"你们的祖宗礼法可曾填饱过百姓的肚子?"

试验田的筹备在重重阻力中推进。

工部连夜赶制适合新作物的农具,钦天监反复推演种植时令,户部则暗中调拨银钱。

朱元璋特意派禁卫军乔装成农户,分赴各地收集百姓对新作物的看法。

市井间,说书人已编出"英王跨海寻粮"的段子,引得百姓既好奇又惶惑。

当第一场春雨落下时,试验田里嫩绿的玉米苗破土而出。

朱元璋披着蓑衣站在田埂上,看着朱标蹲在泥水里拔除杂草。

远处,几个老农交头接耳:"这玩意儿真能当饭吃?”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 - 逍遥御风的全部小说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20小说网

猜你喜欢: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逍遥四公子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我的公公叫康熙人在大明,无人敢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喜唐抗日之铁血智将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混在女帝后宫的假太监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奋斗在沙俄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大宋小农民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三国江东霸主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完本推荐:重生之将门毒后全文阅读嫡嫁千金全文阅读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全文阅读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全文阅读诡舍全文阅读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全文阅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全文阅读仙逆全文阅读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全文阅读港片:穿越洪兴,你让我做善事?全文阅读重生大时代之王全文阅读重生:权势巅峰全文阅读首辅娇娘全文阅读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全文阅读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全文阅读重生之女将星全文阅读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全文阅读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全文阅读官路红颜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重生后,公主在反派阵营杀疯了久久云和月大人,入赘了!全球饥荒,大佬们为了养我杀疯了法术大陆之幻象源起惊!穿越竟也有客服?影帝老公要离婚?可我才穿越啊指尖酥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秦总的白月光是个万人迷牙行诡事渡执录我的师座林译汴京手作娘穿越唐朝之医心之恋三星演义仙子她只想杀了作者快穿:主神太绿茶,宿主悠着宠芙蓉灯下骨好孕系统?不!我的种田神器怀上崽崽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万界代购,我给国家当供应商杀道侣后,修仙界恶女成魔门老祖灼情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种田养全家!摄政王的掌心娇搬空家产去随军,娇小姐被宠麻了被虐后,我实现了财富自由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僵尸老祖她又凶又甜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手机版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文阅读手机版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txt下载手机版 - 逍遥御风的全部小说 - 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20小说网移动版 - 20小说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