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宫步》果然神妙,其中蕴含着人性的精髓,更蕴含着武道玄奇,实在是一门了不起的功法,但秋大人只是随口一说,就能看出,这位老师,果然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个词,半年前,李炎派出去和秋言的两个弟子切磋的时候,所有人都失败了,这让他很不爽,明知道李英连是在利用他,他还是惩罚了那个卑鄙无耻的家伙,可事已至此,如果退缩,他会被天下人看不起。
所以,李炎放下脸面,找了一位当代大儒帮忙,将自己的知行之道发展得如此之快,将自己的知行之路,吞并了别的流派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位大儒不在学院,自然不会参加秋言的气运之争,他现在很闲,但他对自己的教义很感兴趣,听说知行之道,他也很感兴趣,于是同意和秋言交流。
秋言没有让自己的徒弟上场,以示尊敬,两人切磋,最终,秋言抓住机会,重新梳理思路,将“事”部分补全,然后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向四面八方扩散,让在场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当年的将、战争、战争和战争。
最后,秋言将“战事”的精髓凝聚在脑海中,幻象也消失不见,不过,辩论的大学士还是投降了,两个人继续讨论。
反观李炎,因为是首次体验到这种感觉,所以他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后来又看了秋学的书,渐渐明白过来,所以他对秋言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到了最后,他是真心想要向他学习。
然而,当李炎的态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秋言拒绝了他的道歉和请教。
到了这个时候,李炎并没有放弃,反而表现出一股倔强,看着秋言毫不留情的挑衅,再加上最近一次,他一直在网上和秋言切磋,了解到秋言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是靠着权势上位的,所以他没有强迫。
所以,这位未来的王,竟然也采取了与之前的猴儿相同的方式,以表诚意!
但他的想法很简单,跟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最终还是决定跪在山上,但李炎毕竟是过来人,以他的身份,如果他真的向秋言跪下,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引起很多麻烦,秋言的敌人也会兴奋起来,重振旗鼓。
因此,李炎选择了一条曲线,也可以说是迎合了秋言的心思,在得知秋言要建立一个学院,将秋学发扬光大后,他就自告奋勇。
秋言在朝任职,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再加上其他因素,学院的选址已经确定,但进度却很慢,因为学院的结构复杂,布局复杂,一般的匠人根本无法参悟其中的奥妙,需要一个人在一旁指点。
秋言身边只有秋言和两个徒弟,如果是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哪怕是秋言请来,也不会让他们帮忙,毕竟一个文学天赋不错的人,整天在工地上跑来跑去,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浪费时间。
虽然秋言的知行之路提倡的是行动,但现在是各大势力争夺的关键时刻,还是不要多生事端的好。
就在这时,太子站出来,接受任务,并且表示要成为秋言的弟子,带着地图去了工部,动用皇朝的力量。
皇朝幅员辽阔,天才辈出,哪怕秋言的设计图很高深,可他每天都要来向他讨教,哪怕是半个时辰,也能坚持一天。
而且,太子站出来,又和大臣站出来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秋言利用工部权,肯定会有无数的参议表,但李炎已经说过,他想要成为秋言的弟子,而在前不久,皇上还将秋言册封为太子的少主,这件事就顺理成章了。
再说了,皇上病重,天下大变,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敢得罪他?
不过有了工部的帮助,进度还是慢了下来,不过好在大致的框架,没过多久就有了雏形,接下来就是李炎面前的院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炎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次,看看这个项目的进展,也尝试着接触秋言,想要得到他的认可,但效果不大。
但李炎毕竟帮助过秋言,秋言也不能完全无视他,两人其实还有联系,但李炎总是缠着他,说他年轻气盛,犯错。
不过,秋言觉得这位皇子脾气古怪,不会那么容易被说动,不过,他也不得不想个法子,于是,他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用毛笔在地面上写下“九宫”二个大字。
两个大字一出,天地间顿时出现了奇异的景象,所有看到这个大字的人,都会被这两个大字的玄妙所吸引,心神与感官都受到了影响,但只要是修行之人,都明白这个大字的重要性。
只有李炎这种先天龙气护身的人,才能在这种情况下,破开云层,仔细观看,发现一些秘密。
不过,秋言向李炎打听他在里面看见了什么,李炎说:“好像有人在走路。”秋言说道,“这样啊,你可以把这两个字当成一种身法,就叫九宫步,如果你能练到小成,秋某再告诉你。”
李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但他看不到更深层的东西,所以他没有多想,按照秋言所说,他想要学习九宫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