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国林把马车赶进院子。
祁冬雪把西瓜和肉拿进了屋里。
林芳正在做晚饭,看女儿进来了,问道:“冬雪,咋还买了一个大西瓜?”
“妈,再不吃就得等来年了。再说,我爸还愿意吃。”
“都卖出去了吗?”林芳问道。
“全卖出去了。”
“卖多少钱一斤?”
“一块钱一斤。有点稍微不好的,大概三四斤的样子,卖了两块钱。”
“这价格可不低!”林芳直咂舌。
“妈,用这肉炒蘑菇吃。”
“知道了。”
做好饭,林芳给万老太太送了一盘肉炒蘑菇和一大块西瓜。
三人坐在炕上吃着晚饭。
“国林,咱们明天直接去往年常去的那个窝子。要是没人发现那疙瘩,肯定不会比今天少。”
“行!”
“冬雪,你明天在家歇着吧,我和你爸去。”
“妈,我一点都不累,我明天还去。”
“去就去吧。”
祁冬雪非常喜欢吃榛蘑,特别是干蘑菇炖小鸡,那可是她的最爱。
“妈,咱家干蘑菇够吃吗?”
“放心吧,足够吃的。妈知道你喜欢吃蘑菇干,头茬蘑菇全晒干了,一点都没卖。”
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祁冬雪和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数今天卖了多少钱。
三人把几种面钞分类放好,一数,居然卖了一百三十九元,这还不算买肉和西瓜的。
三人心里那叫一个高兴,一人吃了两块西瓜,看电视里放的还是《射雕英雄传》,便歇下了。
祁冬雪累了一天,那是沾枕头就着,睡的那叫一个香。
祁国林躺在炕上,小声和妻子说着话。
“芳,今天卖完蘑菇回来的时候,碰到了白天成和王菊花。王菊花问冬雪咋还没回家呢,冬雪把离婚的事说了。”
“说就说吧。这件事想瞒也瞒不住。冬雪做的对!”林芳比较赞同女儿的做法。农村人,一天没啥事,就喜欢论人家长短。自己女儿这么做,也算是把事情放到了明处。与其让人胡乱猜测,还不如直接说出来。因为当事人最有发言权。
林芳心疼女儿不假,可有些事情还真得她自己去面对。自己要是不坚强,这以后的日子可难熬。唉——!……
第二天吃过早饭,一家三口带着干粮出了家门。
祁国林领着母女俩往山上走去,时不时看见几个村里人,大家打过招呼,就各奔东西了。
祁冬雪随父母往山里走去,路上也采了点蘑菇,但不多。
为了不耽误时间,祁国林直接领着母女俩去了他每年都光顾的那个窝子。
来到那个地界,三人就发现了蘑菇。因为又过去了一天一夜,这里的榛蘑比昨天采的大了不少,基本都是一簇簇的,单个的相对较少。
最夸张的是祁冬雪发现的那个窝子,直接把她拎的筐采满了,没办法,只好喊母亲来。
祁冬雪跟母亲光在这疙瘩就采了好几十斤。
“妈,今年这是收蘑菇啊!这个头晒干了炖小鸡吃,正好。”
“冬雪,你就放心吧。妈知道你喜欢吃大个的蘑菇,头茬蘑菇里有不少大个的呢!”
祁冬雪被母亲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还页不是这个意思。自己只是就事论事,实话实说而已。
三人把这疙瘩寻了一个遍,把带的物什都装满了。
“国林,冬雪,咱们坐下吃点饭垫补一下。”林芳早上做的干粮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发面饼。
三人吃饱喝足,在回去的路上,祁国林还发现了十多个猴头,这可是意外之喜。
因为今天走的比较远,回去的也比昨天晚。
三人到了家,祁国林就马不停蹄地套上马车去了市场。
今天是林芳跟丈夫去的。女儿要去,她没让。
祁冬雪看父母走了,烧水洗头,把自己收拾了一下。她歇了一会儿,开始做晚饭。
她晚上蒸了一锅二米饭,又去园子里摘了一些豆角,打算切成丝炒着吃。
祁冬雪把饭蒸好,等父母到家,再炒菜就行了。
正在这时,祁冬雪听到父亲吆喝马车进院的声音。心里犯嘀咕,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祁冬雪正要出去看看,就见母亲进来了。
“妈,咋回来得这么快?”
“冬雪,我和你爸运气好,刚到市场就有一个男人相中了咱家的蘑菇,被他买去了一半,说回家晒干了,等过年的时候,给他老家的亲戚寄去。”
“妈,今天蘑菇多少钱一斤啊?”
“还是一块钱——因为这人买的多,我和你爸一斤少要了一毛钱。”
“今天卖蘑菇的人多吗?”
“不少!但咱们家的蘑菇质量好,所以卖得快。”
“妈,你快跟我爸收拾一下,咱们好吃饭。”
“知道了。”
饭桌上,祁冬雪洗了一把大葱叶,炒了一大盘豆角丝,又起了一瓶鱼罐头。她做饭之前,还特意给万老太太送过去两瓶。万老太太看着她一副心疼的样子,最后化作了无声的叹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