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跪着说:“先生这说的什么话!今天我能见到先生,这是上天让先生来帮助我,保存先王的宗庙啊。不管事情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都能毫无保留地教导我,别怀疑我!”范雎下拜,秦王也回拜。范雎说:“以秦国的强大,士兵的勇猛,去对付诸侯,就像让猛犬韩卢去追捕瘸腿的兔子一样容易。但秦国闭关十五年,不敢对崤山以东用兵,这是因为穰侯为秦国谋划不忠心,大王您的策略也有失误啊。”秦王跪着说:“我想听听我的策略哪里失误了!”但当时周围有不少人偷听,范雎不敢先说国内的事,就先讲对外事务,看看秦王的反应。接着他说:“穰侯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刚、寿,这不是好计策。齐湣王向南攻打楚国,打败楚军,杀了楚将,又开辟了千里土地,但齐国自己却一寸土地都没得到,难道是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允许啊。诸侯看到齐国疲惫不堪,就起兵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齐国差点就灭亡了,因为它攻打楚国实际上是让韩、魏得利了。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就是大王您的一寸,得到一尺土地也是大王您的一尺。韩、魏两国,处于中原的位置,是天下的枢纽。大王要是想称霸,一定要亲近中原国家,把它作为控制天下的关键,以此来威慑楚国和赵国。楚国强大,我们就和赵国结盟;赵国强大,我们就和楚国结盟。楚、赵都归附了,齐国肯定会害怕。齐国归附了,那韩、魏就可以拿下了。”秦王说:“好主意。”就任命范雎为客卿,和他一起谋划军事。
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壬辰年,秦国的中更胡伤攻打赵国的阏与,没能攻下。
赧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8年,癸巳年,秦王采用范雎的计谋,派五大夫绾攻打魏国,夺取了怀地。
赧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67年,甲午年,在魏国做人质的秦悼太子去世。
赧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66年,乙未年,秦国攻下魏国的刑丘。范雎越来越受秦王亲近,掌握了大权。他趁机找机会对秦王说:“我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没听说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没听说有秦王。能独揽国家大权的才叫王,能决定国家利害的才叫王,能掌控生杀大权的才叫王。现在太后独断专行,不顾及您;穰侯出使不向您报告;华阳君、泾阳君等人行事决断,毫无顾忌;高陵君做事进退也不请示。这四个权贵都在,国家却没有危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处在这四个权贵之下,就等于没有大王啊。穰侯的使者凭借大王您的权势,在诸侯中作威作福,在天下发号施令,征伐敌国,没人敢不听。打了胜仗,利益都归了陶邑;打了败仗,就会让百姓结怨,灾祸却留给国家。我还听说,果实太多会压断树枝,树枝断了会伤到树心;都城太大,国家就危险;臣子太尊贵,君主就会被轻视。淖齿掌管齐国时,射伤齐王的大腿,抽掉齐王的筋,把齐王挂在宗庙的梁上,没多久齐王就死了。李兑掌管赵国时,把赵主父囚禁在沙丘,一百天后赵主父饿死了。现在我看这四个权贵掌权的情况,和淖齿、李兑差不多啊。
“夏、商、周三代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君主把权力都交给了臣子,自己整天喝酒打猎。所托付的臣子不是真有才能,他们蒙蔽君主,谋取私利,不为君主考虑,而君主还没察觉,所以才丢了国家。现在从有秩小官到各大官员,再到大王您身边的人,没有不是相国的人。看到大王在朝堂上孤立无援,我真为大王担心,万代之后,拥有秦国的,恐怕就不是大王的子孙了!”秦王觉得范雎说得对。于是就把太后软禁,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都赶到关外,任命范雎为丞相,封他为应侯。
魏王派须贾到秦国访问。应侯范雎穿着破旧衣服,悄悄步行去见须贾。须贾惊讶地说:“范叔你原来没事啊!”还留范雎坐下一起吃饭,又拿了一件粗绸袍子送给他。
之后范雎给须贾驾车,来到丞相府,说:“我先进去给你通报丞相。”须贾等了很久,范雎都没出来,就向门房打听,门房说:“没有范叔这个人。刚才那位是我们的丞相张先生。”须贾知道自己被骗了,就跪着进去谢罪。应侯范雎坐在那里,责备须贾,还说:“你能不死,是因为你送我这件袍子,还有点老朋友的情义!”然后大摆宴席,邀请各国诸侯的宾客。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喂马的草料,像喂马一样让他吃东西,还让他回去告诉魏王:“赶紧把魏齐的头送来!不然,我就血洗大梁!”须贾回去后,把这话告诉了魏齐。魏齐吓得逃到赵国,藏在平原君家里。
这一年,赵惠文王去世,他儿子赵孝成王丹继位,任命平原君为相国。
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丙申年,秦国的宣太后去世。九月,穰侯离开秦国,前往陶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