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庚午日,曹丕率领军队往南方巡视。
到了秋天七月,孙权派使者来进献礼物。
蜀汉的将军孟达驻守在上庸,和副军中郎将刘封关系不太好,刘封还老是欺负孟达,孟达一怒之下,带着四千多户部下前来投降曹魏。孟达这人颜值高又有才华,曹丕那是相当欣赏喜欢,还和他同坐一辆车,任命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把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合并成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把西南地区的事务交给他管理。行军长史刘晔提醒说:“孟达这人就想着占便宜,还仗着自己有点本事喜欢耍手段,肯定不会感恩戴德讲情义。新城和孙权、刘备的地盘挨着,要是他有啥不老实的举动,会给咱国家带来麻烦。”但曹丕没当回事。还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去攻打刘封。上庸太守申耽背叛刘封来投降,刘封被打败,只好逃回成都。一开始,刘封本来是罗侯寇家的儿子,当初汉中王刘备刚到荆州,因为还没有继承人,就收养他做儿子。诸葛亮担心刘封性格刚猛,等刘备去世后,很难控制,就劝刘备趁这个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就赐刘封自尽了。
武都氐族的首领杨仆率领族人归附曹魏。
甲午日,曹丕到了谯县,在县城东边大摆宴席,犒劳六军将士和谯县的父老乡亲,还安排了各种歌舞杂技表演。官员和百姓都来向曹丕敬酒祝福,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孙盛评论说:守丧三年的制度,从天子到老百姓都得遵守。就算是夏商周三代末年,战国七雄混乱的时候,也没有在短时间内就不遵守守丧制度,在刚结束哭灵就脱下丧服、扔掉丧杖的。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改变了古代的制度,人伦纲纪一下子就被废掉了,这就导致当时的道德风气不如以前,影响了后世百代。曹丕既然沿用汉代的制度,废除了守丧大礼,在最该悲痛的时候举办宴会奏乐,在开创基业之初就破坏了王道教化的基础,后来接受汉献帝的禅让,还公然收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所以能看出曹魏的国运不会长久,传承的时间也会很短。
曹丕任命丞相祭酒贾逵为豫州刺史。当时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刺史都管不好下面的郡。贾逵就说:“州刺史本来是按照六条诏书来监察二千石以下官员的,所以以前描述刺史的标准,都说要严厉能干、威风凛凛,有督察的才能,没说要安静宽厚、仁爱和善,有和乐平易的品德。现在官员们不把法律当回事,盗贼公然横行,州里知道却不纠正,那天下还怎么维持公正呢!”于是,那些二千石以下,有偏袒纵容、不遵守法律的官员,贾逵都上奏朝廷,把他们罢免了。对外他整顿军队,对内治理民政,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疏通河道,官员和百姓都很称赞他。曹丕说:“贾逵才是真正的刺史啊。”还通告天下,要以豫州为榜样,赐给贾逵关内侯的爵位。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奏说:“魏朝取代汉朝,在图谶纬书上都有显示,这种事有很多。”大臣们就趁机上表,劝曹丕顺应天命和百姓的期望称帝,曹丕没答应。到了冬天十月乙卯日,汉献帝在高庙祭祀,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玉玺、绶带和诏书,要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最后在繁阳筑了一座坛,辛未日,登上祭坛接受玉玺绶带,正式称帝,举行祭天仪式,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天下。十一月癸酉日,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继续使用汉朝的历法,享用天子的礼乐;还封了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追尊曹丕的祖父太王为太皇帝,父亲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尊称王太后为皇太后。把汉朝原来的诸侯王封为崇德侯,列侯封为关中侯。大臣们也都根据情况封爵、升官。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山阳公把两个女儿献给曹丕做妃子。曹丕想更改历法,侍中辛毗说:“魏朝遵循舜、禹的传统,顺应天命和民心;像商汤、周武王,是通过战争平定天下,才更改历法。孔子说:‘应该使用夏代的历法。’《左传》里也说:‘夏代的历法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何必非要和前代相反呢!”曹丕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大臣们都在歌颂曹魏的功德,很多人还贬低前朝,只有散骑常侍卫臻明确阐述禅让的意义,称赞汉朝的优点。曹丕好几次看着卫臻说:“天下的珍宝,应该和山阳公一起分享。”曹丕想追封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说:“陛下凭借圣德顺应天命称帝,开创基业、改革制度,应该为后世树立典范。查看典籍记载,没有给妇人分封土地、授予爵位的制度。按照礼仪规定,妇人是凭借丈夫的爵位。秦朝违反古法,汉朝沿用了秦朝的做法,这可不是先王的好制度。”曹丕说:“这个建议不错,那就别这么做了。”还制定成固定制度,收藏在尚书台。
十二月,开始营建洛阳宫。戊午日,曹丕到了洛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