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五年(己亥年,公元279年)
春,正月,树机能把凉州给端了。晋武帝肠子都悔青了,上朝时叹气:“谁能替我收拾这波蛮族啊?”司马督马隆站出来说:“陛下敢用我,我就能摆平他们。”武帝说:“只要能搞定,凭啥不用?赶紧说说你的计划!”马隆说:“我想招募三千勇士,不管出身哪儿,带着他们西征,搞定这帮蛮族绰绰有余。”武帝答应了。乙丑日,任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大臣们都哔哔:“现有兵力够多了,没必要额外搞招募,马隆这小角色瞎吹,别信他!”武帝不听。马隆规定能拉开四钧弓、挽起九石弩的才算合格,当场测试。从早到中午,招了三千五百人。马隆说:“够了。”又请求去武库选武器,武库令跟他互怼,御史中丞还弹劾他。马隆说:“我要去战场拼命,武库令给我曹魏时的破烂武器,这不是陛下派我出征的意思吧!”武帝让他随便挑,还给了三年军资让他出发。
起初,南单于呼厨泉让哥哥于扶罗的儿子豹当左贤王,后来魏武帝把匈奴分成五部,让豹当左部帅。豹的儿子渊,从小就很秀,跟着上党崔游学习,经史啥的都门儿清。
他曾对同学上党朱纪、雁门范隆说:“我常觉得随何、陆贾没武力,周勃、灌婴没文化很掉价。随、陆跟着刘邦却没封侯,绛、灌遇着文帝却搞不好教育,太可惜了!”于是他文武都学。长大后,胳膊长会射箭,力气过人,长得还壮实。作为人质在洛阳时,王浑和他儿子王济都很看好他,多次向武帝推荐,武帝召见他聊天,挺喜欢。王济说:“渊文武双全,陛下让他去东南搞事,吴国分分钟搞定。”孔恂、杨珧却说:“非我族类,心思肯定不一样。渊确实有才,但不能委以重任。”后来凉州丢了,武帝问李憙谁能当将,李憙说:“陛下真能派匈奴五部的人,给刘渊个将军头衔,让他西征,树机能的脑袋很快就能挂起来。”孔恂说:“渊真搞定树机能,那凉州的麻烦才更大呢。”武帝就没再提。
东莱王弥家里世代当大官,他有学问有勇略,擅长骑射,青州人叫他“飞豹”。但他爱打抱不平,处士陈留董养见了他说:“你这爱搞事的性子,要是天下乱了,肯定不当文官了。”刘渊和王弥关系好,刘渊说:“王浑、李憙因为同乡就抬举我,老推荐我,这其实是坑我啊。”说着还哭了。齐王司马攸听说后,对武帝说:“陛下不除掉刘渊,我怕并州迟早要凉。”王浑说:“大晋正用诚信安抚外族呢,怎能因为没影儿的怀疑杀了人质?也太没格局了!”武帝说:“王浑说得对。”后来刘豹死了,就让刘渊接任左部帅。
夏,四月,大赦天下。
废除部曲督以下的人质制度。
吴国桂林太守修允死了,他的部曲要分给各位将领。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都是几代的老兵,不想分开,正好吴王要核查广州户口,郭马等人就借着民心不安,聚众杀了广州督虞授,郭马自封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派何典打苍梧,王族打始兴。秋,八月,吴国任命军师张悌为丞相,牛渚都督何植为司徒,执金吾滕修为司空。还没上任,又改任滕修为广州牧,带一万人从东路讨伐郭马。郭马杀了南海太守刘略,赶走广州刺史徐旗。吴王又派徐陵督陶浚带七千人,从西路和交州牧陶璜一起攻打郭马。
吴国有种鬼目菜,长在工匠黄耇家;还有种买菜,长在工匠吴平家。东观查图书,把鬼目菜叫芝草,买菜叫平虑草。吴王就让黄耇当侍芝郎,吴平当平虑郎,都给银印青绶。
吴王每次宴请群臣,都得让他们喝趴下。还安排十个黄门郎当司过,宴会结束后,各自举报大臣的过失,哪怕是眼神不对、说错话,都得揭发。严重的就杀头,轻的记下来算罪过,有时还剥人脸、凿人眼。因此上下离心,没人肯卖力。
益州刺史王濬上书说:“孙皓荒淫残暴,该赶紧打他,要是他死了,换个贤明的君主,就成强敌了;我造船七年,天天有腐烂的;我都七十了,没几天活头了。这三样有一样出岔子,就难办了。真心希望陛下别错过机会。”武帝于是决定伐吴。正好安东将军王浑上表说孙皓要北上,边境都戒备了,朝廷就商量明年再出兵。王濬的参军何攀在洛阳出差,上书说:“孙皓肯定不敢出来,该借着戒备的机会,趁机拿下容易的地方。”
杜预上表说:“自从闰月以来,贼人只下令戒备,没派兵上来。按情理推断,贼人没办法两头顾,肯定保住夏口以东苟延残喘,不可能派很多兵西上,让国都空着。但陛下听了太多意见,就放弃大计,放纵敌人留下后患,太可惜了。要是进攻有失败的可能,不打也行。现在计划周密,要是成功了,就打下太平的基础,不成功也不过浪费点时间,为啥不试试呢!要是等明年,天时人事不一定还这样,我怕更难了。现在这事儿稳赚不赔,我心里门儿清,不敢因为模糊的看法留下后患,恳请陛下明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