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表以惊人的速度逼近,水手谷的峭壁如同巨人的裂痕,谷底的能量场已凝结成实体般的六芒星,每一个角都延伸出量子光带,与方舟底部的九鼎纹形成呼应。苏瑶突然抓住林宇的手腕,指着屏幕右侧:“看那里!” 在能量场边缘,无数青铜碎片正悬浮在空中,排列成类似古代天文台的结构,每一块碎片上都刻着与罗盘相同的云雷纹。
“那是... 补天计划的遗迹。” 林宇感到喉咙发紧,那些碎片的排列方式与他在延安窑洞看到的星图完全一致,“苏瑶,你还记得古籍里说的‘天缺西北’吗?也许这里就是缺口的另一端。” 方舟在距离地表五百米处自动悬停,能量场产生的升力抵消了火星重力。当着陆支架接触红色沙地时,地面突然裂开无数细缝,渗出淡青色的荧光物质,如同火星在流血。
舷梯放下的声音惊醒了凝固的时间,林宇踏出舱门的第一步,靴底便陷入柔软的沙粒。那些沙子在量子灯的照射下显现出复杂的晶体结构,每一颗都像是微型的青铜器残片。苏瑶跟在身后,战服的环境监测系统显示空气中含有微量的量子辐射,与南京九鼎遗址的残留能量完全一致。远处的能量场传来低沉的嗡鸣,节奏与人类的心跳频率吻合。
“罗盘指向那里。” 林宇举起残片,它此刻正像指南针般坚定地指着六芒星中心,“但我感觉到... 有什么在等待我们。” 他的目光落在能量场中央的凸起结构上,那形状像极了半座青铜鼎,鼎身上的铭文在量子波动中时隐时现。苏瑶突然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战服雷达显示有多个热源正从峡谷两侧接近,不是火星本土生物,而是带有量子干扰特征的机械体。
“是端木家的‘偃师’机甲。” 苏瑶的声音里带着怒意,她的碎玉吊坠突然发出强光,能量场边缘的青铜碎片开始振动,“他们果然早就知道这里。” 林宇看着那些碎片逐渐组合成防护墙,心中涌起莫名的熟悉感 —— 这场景与他在黄河修复工程中激活青铜堤坝时如出一辙。罗盘残片突然飞起,嵌入能量场的鼎形结构,整个六芒星瞬间爆发出耀眼光芒,将逼近的机甲群震退。
“看!” 苏瑶指着天空,原本灰暗的火星云层正在散开,露出一片璀璨的星图,那些星星的排列方式与地球上的史前岩画完全一致。能量场中央的鼎形结构缓缓升起,露出下面的圆形祭坛,祭坛上刻着完整的女娲补天图,而女娲手中所持的,正是与苏瑶碎玉一模一样的晶体。
林宇的耳中响起古老的吟诵声,那声音像是从骨髓里泛起,又像是通过量子场直接传入意识。他看向苏瑶,发现她也泪流满面,碎玉吊坠不知何时已与祭坛上的晶体共鸣,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光桥。远处的机甲群停止了攻击,似乎被这跨越千年的仪式所震慑。
“这不是结束,” 林宇轻声说,握住苏瑶的手走向祭坛,“这是文明的重启。” 当他们的脚步踏上祭坛的瞬间,整个火星表面的量子能量场轰然亮起,与地球上的敦煌、延安、南京形成一条璀璨的星河,仿佛天地初开时的第一缕曙光,正在重新编织时空的经纬。而在地球的端木家族老宅,青铜镜中的血光突然凝结成 “补天之器,今日重光” 的铭文,镜面上浮现出火星祭坛的景象,映照出两个身影正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
水手谷的红色砂岩在量子罗盘的蓝光中呈现出琉璃般的质感,那道隐藏的矿井入口实则是精密的量子门结构。两座青铜雕像高约二十米,表面覆盖着厚度达十厘米的火星尘埃,却依然能看清甲胄上的云雷纹 —— 那是苏家独有的量子加密符号,每个纹路的曲率都精确匹配着地球磁场的波动频率。苏瑶的指尖刚触及雕像掌心的权杖纹路,雕像眼部突然亮起幽绿光芒,瞳孔处投射出扇形的量子扫描波,在两人身上扫过的瞬间,战服内的生物芯片传来轻微的酥麻感。
“雕像的神经接驳系统还在运行。” 林宇的量子扫描仪显示雕像内部存在微弱的量子纠缠场,“他们的意识可能以量子态封存于其中。” 他注意到雕像脚踝处刻着极小的甲骨文,用放大镜级的全息投影展开后,竟读出 “守 hearth 者” 的重复铭文。苏瑶突然惊呼,指向雕像甲胄的护心镜位置 —— 那里凹陷的形状,与她颈间的碎玉吊坠严丝合缝。
矿井通道的甲骨文墙在量子灯的照射下浮现出第二层纹路,像是古代程序员在代码中嵌入的注释。林宇将罗盘残片作为密钥插入墙面凹槽,整面墙壁突然翻转,露出内层的水晶矩阵,每一颗水晶都封存着史前的量子信息。当扫描仪的激光束扫过第一颗水晶时,通道顶部降下全息投影仪,甲骨文竟化作流动的光蝶,在他们周围拼贴出动态的星际航行图。
“反物质开采的量子共振频率。” 苏瑶看着光蝶组成的频谱图,想起在敦煌文献中见过类似的波动模型,“这些水晶是量子硬盘,用反物质衰变周期作为存储单位。” 她的碎玉吊坠突然升温,与最近的水晶产生共鸣,光蝶中跳出女娲的立体投影,甲胄上的纹路与苏瑶战服的量子装甲同步闪烁。林宇注意到女娲投影的眉心有第三只眼,瞳孔竟是微缩的九鼎矩阵模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