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曰不去犹云不朽古今皆有去时一世古则一世去世阅
世而成古今所以古今皆有去时而道独常存不去甫美也
道惟常留斯以阅众美而范围之不过曲成之不遗也夫众
甫纷纷遍天地吾何以知众甫之所以然哉以知此道而深
信之不疑耳
益谦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委曲周全枉则直大直若曲洼则盈谦下德归弊则新晦极自明少则得易知
简能多则惑闻疑见殆是以圣人抱一爲天下式一矩众绳
玉华帝君注曰天下总是一个理字要能体认如直与曲两
端羣知直是而曲非也殊不知任直之过反与万物有妨惟
曲则能通通斯和和则万物在宥其成全者正无涯也枉者
直之反旣枉矣亦安得直而不知木工之引绳取其直也究
竟引之始直舍之则曲未见其常直也惟枉不见直而不直
中总有个理字作骨如父子相隐虽枉正可以处州里行蛮
貊是爲不直之直其直固自多也水性就下洼下之地众水
所归未有不盈者也新故相乘势也常卽於新安见有新惟
到敝时由敝以返新万物成败消长之理大类如是少则得
者卽一以贯之之谓虽少而贯通常自得也苟厌少而骛多
将荒唐滑稽之论皆得而惑之矣是一者介寂感之交主危
微之界恍惚窈?无离无着而所谓曲全枉直六事皆从此
一中分出故圣人独抱此以爲天下法式焉
不自见故明莫见乎隐不自是故彰莫显乎微不自伐故有功无伐善功自归不
自矜故长无施劳能不危夫惟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我尙自忘何况非我
又曰圣人抱一如是可谓明矣而究不自以爲明也彼目能
见物不能自见自见爲目则反不明故不自以爲明明斯远
也而由是不自以爲是人必是之人是之则明彰矣不自伐
其功人必以功归之功益着矣不自矜夸其长人必卽其长
而钦之长愈永矣凡此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皆
所谓不争也夫惟不争天下亦孰能与之争哉汉高帝鸿门
不与项争而垓下遂无有与之争者此类可推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性不可穷岂虚言哉正非虚妄诚全而归之归本复初
又曰通章主意原在首句故末亦单结言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语哉无曲弗全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皆全也欲全万
物而有不归之於道卽有不归之於曲也哉卽如人之一身
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皆曲而是身赖以常全则曲而能全更
了如矣
虚无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妙音希声
玉华帝君注曰希言卽简言之谓道重雌默以简爲贵世人
弗知此道而烦称博引不适於中多致牵强非自然也惟圣
人希言适合自然虽淡而愈旨也
飘风不终朝狂则不久骤雨不终日躁则徒爲孰爲此者是谁主宰天地两间而已
天地尙不能久乾坤无非幻化而况於人乎法禁躁妄
又曰自辰至巳曰终朝自旦至暮曰终日言夸鬬之徒牵强
求合其言不可以取信譬之飘风骤雨不过阴阳一时亢伏
之气不终朝终日而旋止也夫此爲飘骤风雨者爲谁乃天
地也天地亢伏之气且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故从事於道者顺理合辙道者同於道通乎物也德者同於德忘乎我也失者
同於失齐得丧也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逍遥无累同於德者德亦乐得
之随在有得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顺其自然信不足焉吾斯未信有不信焉
因惑生疑
又曰惟其然则道尙矣故从事於道者道则同於道德则同
於德失则同於失同於道则乐得道矣同於德则乐得德矣
卽不幸而同於失则亦道中之失耳故有所失则亦乐居此
失也此卽某幸有过之意言道之可乐可贵如是而人乃疑
之道根浅而信不足故也惟信不足益以不信矣
苦恩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躁进无功跨者不行欲速不达自见者不明不能晦德自是者不彰
不能谦下自伐者无功不能克已自矜者不长不能含容
玉华帝君注曰跂翘足也跨如跨马之跨两腿崩开之谓言
足利於立腿利於行此其常也腿足之能事也苟或矜其足
力而加之以跂虽立危矣焉能常立更或恃其腿力而加之
以跨虽行艰矣焉能远行此亦犹夫视而明者一自见则反
不明学而彰者一自是则反不彰拥有功者一自伐则反不
见功泽可长者一自矜则反不能长矣骄盈之害大类如是
其於道也余食赘行仁见爲仁智见爲智物或恶之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故有道者
不处也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又曰由是以观道尙平易不贵隐怪总以适中爲主所谓君
子中庸也譬如饮食适可则作息自如多食是爲有余而反
伤脾胃矣更如行走以轻便爲快设使多带重赘之物则身
体不便而转艰於攸往物或恶之者言此二事皆众人之所
恶有道之士则亦焉能取是哉
象元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混沌开先先天地生万化生乎身
玉华帝君注曰此物字指道而言混浑也先天地生言先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