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圣智皆不免於有爲有爲则粉饰太平之事滋而民多扰
扰斯乱乱斯害矣夫何以利故必絶圣弃智而一以道运使
民潜移默化而不自知利何如也故曰百倍
絶仁弃义忘气养神民复孝慈安时处顺
又曰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卽未有义而虐其子仁义乃
德之分见曷爲弃絶曰仁义虽是美德而三代下窃仁义之
名离仁义之实者正复不少窃其名而离其实则父子之间
有僞心焉僞则人伦冺矣故必絶弃仁义而一以道处之则
孝慈多矣
絶巧弃利忘形养气盗贼无有方寸太平
又曰巧以利用利以益民亦曷爲乎弃絶曰巧利兴则争欲
得苟或弗获势必相率而盗民有盗心国不可爲矣故亦弃
絶之方使民不致爲盗也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使其使然孰若自若故令有所属应无所着见素抱朴清明
在躬少私寡欲志气如神
又曰三者承上三项而言言此三者皆具文也具文乌足以
治天下乎故令有所属亦惟属之於道已耳而道何在乎
曰见素曰抱朴以及少私寡欲焉素乃白质未施章采朴乃
璞玉未经雕琢皆所谓一也虚也卽所谓道也
异俗章第二十
絶学无忧无爲何虑
西华帝君注曰圣人未尝废学而所学者惟道穷理尽性至
命是皆圣人之学也後世之学不然渉猎诗书求工词赋如
陆机杨雄等辈号称博学而因学转滋忧虞是皆知学而不
知所以学也与其学之弗臧何如弗学故曰絶学无忧
唯之与阿一气聚散相去几何所过者化善之与恶一念动静相去何若所存者神
又曰唯谨诺也阿慢应也同出於声而敬怠以判此善恶之
小者也若云善恶则邪正分途矣然必过爲区别所谓休休
有容者安在古人直以唯与阿善与恶相去究不甚远而一
味浑而忘之不使留形迹也
人之所畏生死大事不可不畏畏天知命
又曰至人待物恒宽律已恒密故夫人之所畏如畏天命畏
大人畏圣言则亦从而畏之不敢高自位置也
荒兮其未央哉沉滞声色流浪生死
又曰荒大也言立体如此岂不大哉其未有央乎
众人熙熙逐物情荡如享太牢於道无味如登春台纵慾无厌我独泊兮其未
兆虚静待之如婴儿之未孩但看婴儿处胎时
又曰众人狃於所欲一得之便熙熙然如享太牢焉如登春
台焉而我独淡泊爲怀全无欲之念萌於中兆卽萌也是其
湛然无欲一如婴儿之在襁褓尙未及於孩也夫孩童已纯
一无僞而婴儿则更无僞矣故以是况之
乘乘兮若无所归岂解有心潜算计
又曰乘乘者卽落落之谓言此心廓落不覊无离无着一若
鲜所归宿然
众人皆有余不知戢歛独我若遗惟恐失之我愚人之心也哉离种种边名爲妙道
沌沌兮昏昏默默
又曰此以知言言众逞其知识似若有余而我独冺然其若
遗也我岂眞愚人之心也哉盖不过沌沌浑沦而已不以才
智聪明见也
俗人昭昭的然日亡我独若昏闇然日章俗人察察用心分别我独闷闷何须彼此
又曰惟其然故众人羣恃其昭昭而我独若昏众人皆称其
察察而我独闷闷
忽兮其若海不滞方隅漂兮若无所止离诸边徼众人皆有以众贵有爲以用我
独顽且鄙我贵无用之用我独异於人道不远人人远道乎而贵食母养须藉母复归命根
又曰言我虽昏昏闷闷而性地光明正大忽兮有若海之能
容漂兮其罔所窥测也众人二句对上以能言言众人恃其
才力皆若有所建立而我独常处於顽鄙也道者众之母盖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而总归本於道非母而何此我所以
异於人而独贵母也曰食者婴儿无他注向只知食母之食
达人之归根於道母亦若是焉
虚心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大包六合惟道是从细入微尘
玉华帝君注曰孔大也道无形象未见有容自运而爲德遂
尔容纳万物人第知德之有容容而且大而不知皆归本於
道也故曰惟道是从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亘古无物了无人识惚兮恍兮似有如无其中有象若有非有
恍兮惚兮若亡若存其中有物若无非无??兮冥兮心与道合其中有精阴阳交会
又曰德容旣根於道而道何在乎恍兮惚兮而已夫恍惚不
几无象而少物乎而要之虽惚兮恍焉象固藏於其中无象
而有象也虽恍兮惚焉物固寓於其中无物而有物也由无
象无物之先推之成象成物之始不见恍惚而又见??冥矣
不犹是难窥测乎而其中之眞精虽不可窥测夫固已
信之稳矣
其精甚眞纯一不杂其中有信眞实不虚
又曰夫惟其精甚眞则其中之包罗涵养莫载莫破益以信
大道之不我欺也
自古及今万劫常存无终无始其名不去人能??道非道??人以阅众甫万物始生皆禀於道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从道受气以此视听言动非道不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