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大会散场的金属门轴吱呀声还未消散,后厨区已炸开油锅爆香的刺啦声。张师傅抄起长柄铁勺猛敲铁锅,红油与蒜末碰撞出的香气裹着蒸汽,瞬间填满整个操作间。“小王!辣子鸡丁的花生米再炸焦就扣绩效!“他扯着嗓子吼完,围裙口袋里的对讲机突然传来前厅小李的催促:“3号桌要加单!剁椒鱼头加急!“
玻璃墙外的前厅正上演另一番景象。穿藏蓝制服的服务员们端着托盘穿梭如燕,领班陈姐举着iPad核对菜单,耳麦里不断传来后厨的报菜声。靠窗卡座,实习生小林正踮脚擦拭水晶吊灯,突然被同事用菜单轻轻戳了下腰:“听说邓总夸你昨天安抚投诉客人有一手?“她的耳尖瞬间红透,手里的抹布绞出细密的水珠。
办公室里,邓总摘下金丝眼镜揉了揉鼻梁。电脑屏幕上还亮着员工大会的PPT,标注重点的荧光笔痕迹密密麻麻——从服务话术规范到食材损耗管控,每个细节都被拆解成可量化的指标。手机突然震动,财务发来的成本报表显示本月毛利率提升2%,他嘴角微扬,转身望向监控屏幕里忙碌的前厅后厨。画面里,新老员工正默契配合,年轻服务员帮老厨师长搬食材,面点师教实习生捏花样包子,争吵声与欢笑声交织成独特的工作韵律。
后厨角落,配菜师傅老赵对着新来的帮厨晃了晃菜刀:“上次教你的蓑衣黄瓜切得还像门板?再练不好今晚别想下班!“话音未落,张师傅端着刚出锅的招牌菜经过,故意用锅铲敲了敲他的安全帽:“少吓唬新人,有这功夫不如多切点姜丝!“两人斗嘴的间隙,蒸箱的蒸汽突然喷涌而出,氤氲的白雾里,贴着“全员创新菜大赛优胜奖“的金色奖状在墙上微微发亮。
前厅收银台,老员工周姐一边扫码结账,一边给新人演示系统操作。突然听见隔壁桌客人抱怨菜太咸,她立刻微笑着递上免费果盘:“实在抱歉!马上给您重做!“转身时正巧撞见邓总巡视经过,对方投来的赞许目光,让她熨烫笔挺的制服更添几分光彩。玻璃幕墙外,夕阳的余晖正缓缓爬上菜单价目表,将“顾客满意度第一季度冠军“的锦旗染成温暖的琥珀色。
后厨的传菜铃突然急促响起,红灯闪烁间,张师傅扯着嗓子喊道:“鲍汁扣辽参、避风塘炒蟹,抓紧上桌!”几个学徒手忙脚乱地套上隔热手套,不锈钢托盘碰撞出清脆声响。刚被表扬的面点师王姐此刻正踮着脚,将新研发的荷花酥摆成绽放的造型,酥皮层层叠叠泛着金黄,引得帮厨们围着拍照,手机镜头在蒸汽里蒙上薄薄的水雾。
前厅的背景音乐适时切换成轻快的爵士乐,服务员们踩着节奏穿梭在餐桌间。实习生小林这回独自接待了一桌VIP客人,她学着陈姐教的话术,自然地介绍着新推出的养生汤品,手指优雅地划过平板菜单上的图片。当客人笑着称赞她“服务周到”时,她偷偷瞥见站在转角处观察的邓总,对方冲她竖起大拇指,让她差点打翻手中的柠檬水。
办公室内,邓总对着电脑仔细核对着下个月的排班表。他特意把表现突出的前厅和后厨员工安排在黄金时段,鼠标不时停在几个名字上——那些在员工大会上被点名表扬的,此刻都标注着不同颜色的备注。窗外忽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原来是附近学校放学,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在餐厅的落地窗前,橱窗里精致的菜品模型和忙碌有序的后厨场景,成了最好的活招牌。
突然,后厨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新来的帮厨不小心打翻了酱料桶,红色的汤汁在瓷砖上蜿蜒。张师傅刚要发火,却见被表扬过的老员工老赵已经拿着拖把冲了过来,一边清理一边打趣:“小子,这是要给地板做美容?”周围的人哄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邓总闻声赶来,看到大家默契配合收拾残局,默默在本子上记下:“团队凝聚力待进一步强化,可增加跨岗位协作培训。”
暮色渐浓,餐厅的灯光次第亮起。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与窗外的霓虹交相辉映。前厅里,周姐正在指导新人布置晚间的烛光餐桌,玫瑰花瓣沿着餐盘边缘铺成心形;后厨操作台上,张师傅开始准备当日的限量菜品,案板上的龙虾钳子还在微微颤动。邓总站在二楼的观景台,看着楼下热闹而有序的场景,想起员工大会上那些充满斗志的面孔,轻轻按下了手机快门——这张记录着忙碌身影的照片,或许会成为下一次例会时最好的开场素材。
暮色中的餐厅渐渐褪去喧嚣,洗碗池的水流声与拖地的沙沙声交织成下班序曲。张师傅正用钢丝球狠刷铁锅,突然听见腰间的对讲机传来电流刺啦声,邓总沉稳的声音让他的动作顿了顿:“各位注意,明早五点半准时集合,咱们跑步去清华园!”
前厅的陈姐刚把最后一摞桌布塞进消毒柜,闻言差点碰倒一旁的清洁剂。实习生小林攥着抹布的手指发白,想起军训时站军姿的酸痛,忍不住小声嘀咕:“还要跑那么远啊......”周姐却笑着拍了拍她肩膀,工装口袋里的润喉糖包装纸跟着窸窣作响:“傻丫头,能去清华园看看可是难得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