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两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生产力。”
陈平侃侃而谈,朱雄英和朱棣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听着。
“首先我们要知道生产力的作用,正如同我之前所说的那样,如果经济基础是一条流淌的河流,货币是其中流动的河水,那么生产力就是河流的源头。”
“河流的源头,决定河流的走向、大小和流速,也就是说生产力乃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
“而所谓的生产力,则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
“劳动者,就是指干活的人,包括地里的农民、码头的纤夫、工坊的工匠等等。”
“他们的作用就是使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队形了,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
朱雄英闻言,立马明白了剩下两种名称各自代表的事物。
“我明白了,劳动资料指的是干活用的工具和器物是吗?比如说飞梭织布机就是劳动资料的一种,而劳动对象就是前两者配合生产出来的东西,比如说纺线、布匹!”
陈平微微颔首作为认可,接着继续讲:
“那么生产力为什么能影响经济增长,你们知道吗?”
朱雄英等人不由想起了精盐和珍妮织布机以及尚且处于图纸阶段的飞梭织布机。
很明显,这些作为劳动资料,在进行技术革新后已经将原本的技术和劳动资料比下去了。
“是因为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生产的劳动对象增多了?”
朱雄英脑海灵光一闪,果断地回答道。
“没错,这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直观影响之一,实际上在我们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带来的变化还有许多。”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你们应该都知道,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统一部落的黄帝轩辕氏没有建立王朝,反而是治水的大禹建立夏朝了呢?”
朱棣眉头皱起,小声嘀咕道:
“这么久远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陈平白了他一眼,也不理会朱棣,继续说道: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得到提升,比如说治水之后褪去的河床变成肥沃的土地,产出的粮食可以供给不需要参与劳动的食利阶层。”
“等到原始农耕发展到铁器牛耕时,耕作的效率翻倍,所产生的影响又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换言之,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乃是一次巨大的变革!都将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人民、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
“大禹治水后的肥沃土地,供养出夏朝,铁器牛耕造出我华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而等到下一次的生产力进步,则是会造就出一个常人无法理解、无法撼动的工业帝国!”
“今日我要传授你们,便是提升生产力的办法!”
陈平此言一出,朱雄英瞳孔猛地扩大,明亮无比。
朱棣也是浑身上下一颤,虽然他还不理解,但是不妨碍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而在隔壁,朱元璋也在细细琢磨着陈平的话。
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现在的大明还是处于铁器农耕的阶段,眼下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该如何提升生产力,该如何让大明成为陈平口中的工业帝国。
谁知就在他期待万分的时候,陈平却是深深叹了口气:
“只可惜,现如今的大明想要做到这点太难太难了,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一个人,有这个人在,大明就别想完成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也休想建立一个工业帝国!”
什么?
无论是朱雄英还是朱棣、朱元璋都吃了一惊。
“是谁,竟敢坏我大明万世基业!”
朱元璋脱口而出,只等陈平将此人的来历说出口,就将对方打入诏狱。
不,还是直接斩首为妙!
“皇上,您别激动,还是先听听陈先生说的到底是谁也不迟。”
马皇后虽然来诏狱的次数少,但是一想到这位陈平先生的诸多事迹,还是开口提醒朱元璋。
“先生,如今胡惟庸已经伏法,内阁制度已经建立,试问整个大明还有谁能成为阻碍呢?”
朱棣很不解,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肯定也得是一个大人物才对。
可朱棣从来没有听说过啊,总不能是罢官在家的韩国公吧?
朱雄英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平。
陈平冷笑一声:
“还能是谁,当然是你的好老爹,当今的洪武大帝了!若不是他像一个弱智一样,搞什么户籍搞什么世袭,搞什么重农抑商,以大明开国时期在百姓心中的政治影响力,完全已经可以走市场经济了!”
“哼,今日我不光是当着你们的面骂他,就是他现在出现在我面前,我也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一百遍一千遍!”
陈平提起朱元璋,就是一副不屑和怒火中烧的态度。
这一幕可看傻了朱雄英,他万万没想到陈先生口中阻碍大明进步的人,居然会是自己的皇爷爷。
在朱雄英的眼中,自家爷爷朱元璋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从一口破碗到一统天下,终结乱世建立大明朝,何其伟大!
试问这样的开国之君,说是英明神武也不过,怎么会成为大明的阻碍呢?
朱雄英回想起陈平说起的户籍和重农抑商等等政策,脸上表情若有所思。
得益于陈平的教导,朱雄英并没有顾及己见,也没有盲目相信陈平的话,而是先进行了一番思考。
至于一旁的朱棣,这会儿悚然一惊,猛然想起自己目前可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也怪之前陈平在朱雄英面前太过温和,以至于连他都忘记了,陈平是真的敢指着朱元璋的鼻子骂。
最关键的是,如今他的父皇朱元璋真的就在隔壁啊。
朱棣扫了一眼墙壁,仿佛已经看见朱元璋气得半死的模样。
事到如今,他倒是不担心朱元璋会进来下令砍了陈平,只是担心自家父皇别气坏了身子就好。
隔壁。
“真,真是气煞我也!这个陈平,脾气还是这么臭,咱又是哪里得罪了他!值得他当着我家乖孙那么骂吗?”
朱元璋果真是气得不轻,在马皇后的搀扶下这才坐好。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