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
朱旺匆匆从武英殿赶了回来,直接把朱元璋和几位尚书大人晾在了那里。
至于为何如此激动,是因为他物色的能干的帮手终于来了两个。
解缙谢大才子和“三杨”之一的杨荣。
朱雄英用对讲机喊他就是为了这事。
一听是这事,朱旺也没空跟几个家伙掰扯了,反正没有他在,老朱也照样会参考他的意见的。
至于会不会采纳,谁知道呢。
反正,有他在老朱可能还会被他气到,故意叛逆一把,跟他对着干。
所以在不在影响还真不一定是啥样。
......
此时,天气炎热,湖上仿佛有一层水汽。
午后的阳光洒在湖面上,碎金般的光斑随波荡漾。
朱旺这时候正站在码头边的树下,望着一艘锦衣卫的小船向他的方向而来。
船头站着蒋瓛。
在他身后,两个少年正在东张西望。
毕竟两个人都没出过远门,很多东西都没见过,尤其是这里是后湖,全世界新奇玩意最多的地方。
等船终于靠岸,朱旺直接把想给他行礼的蒋瓛推到了一旁。
然后一步来到两个少年跟前,
事发突然,朱旺的目光又有点严肃,所以把两个家伙吓得心里直打鼓。
“小人解缙,拜见殿下!”
“小人杨荣,拜见殿下。”
朱旺笑着点了点头,两个人怪不得是能青史留名的能人。
面对朱旺,两个人泰然自若,根本没有一点小孩子唯唯诺诺的样子。
他们身上的穿着也不是普通人家孩子能穿起的,两个人都小脸都胖乎乎的婴儿肥。
一看之下,家里条件都不差。
其实想想也是,这年头,家里条件不好的,怎么可能有钱让孩子读书识字。
毕竟读书可是很费钱的!
“你们两个,知道我为什么千里迢迢也要把你们带到应天 吗?”
两人同时摇了摇头。
“因为你们是被神选中的人,你们身上有大气运。”
看到两个人一脸懵逼,朱旺哈哈一笑,“哈哈,开玩笑的。找你们来其实是我掐指一算,你们与我有缘。”
朱旺这话还确实是真的,他现在很需要人来帮他干活。
他现在彻底的明白了,有时候一个人才,确实顶的上几十上百个庸人。
而解缙,杨荣这样历史严选出来的,所以肯定差不了。
就拿解缙来说吧,这小子的人生就挺跌宕起伏的。
这家伙,作为江西神童,七岁通四书,十岁已经名动千里。
再过几年,就以十八岁的年龄能考中进士,然后进入翰林院。
只不过这家伙好像太耿直了,情商有点低。
朱元璋让他有话就说,这小子竟然真信了,抓起纸笔就洋洋洒洒的弄了个万言书,直接把朱元璋给整无语了。
然后朱元璋就以“大器晚成”的理由,让他回老家继续沉淀了。
要说,这小子也确实倒霉,本来以为朱元璋死了后,自己就有出头之日。
谁知道建文帝也不待见他。
直到朱老四当了皇帝,他的才能才被发现,不至于埋没。
不过这家伙太自以为是,愣是往立嗣这种容易掉脑袋的事情边上凑。
最后被贬到了越南,后来找机会回京又被人诬陷私见太子,直接被扔到了诏狱。
这家伙也够悲催的,谁能想到,诏狱这一关就是五年!
直到朱老四突然想起他,念叨了一句,就被锦衣卫连夜埋到积雪里冻死了。
唉,只能说,这家伙有才是有才,就是太幼稚。
幸亏被自己划拉过来了,如果给老朱,那可就浪费了这么一个好苗子。
......
面对两个小家伙,朱旺决定先让他们两个开开眼。
"你们两个跟我来。"
说着朱旺就向天花疫苗生产基地走去,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跟在后面。
来到疫苗生产基地。
两个小孩子不明所以,直到朱旺把李惟贤叫出来给两个人接种疫苗,两个人才算是反应过来。
家里父母心心念念的天花疫苗,自己终于要接种了。
据说,种了这个疫苗,一辈子都不会再的天花。
把两个孩子交给李惟贤,朱旺信步直接走到了白起的病床前。
白起身上的伤虽然还没完全好,但也没什么大碍了。
毕竟,他的命可是被朱旺用抗生素给抢回来的。
“殿下。”
朱旺微微点头,“这两天感觉怎么样?”
“回殿下,我感觉好多了。”
“嗯,不能着急,好好养伤,等你好了,绝对会让你去报仇的。”
白起眼里闪过一抹泪光。
......
等朱旺回来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都已经接种过了。
此时凑在一起看李惟贤画画。
对,没错,在看李惟贤比着一株植物在画画。
朱旺一脸纳闷的走过来,看了看李惟贤画的画。
这画,倒也称不上太高的水平。
但是,已经能准确的描绘出植物的形态了。
“老李,你这是在干吗?”
听到朱旺的问题,李惟贤赶忙站起身,“回殿下,我在记录一株药草。”
说着,他就拿着一株植物递给了朱旺。
“殿下,此乃蛤蟆草。”
说着,他指了指草叶子上那密密麻麻的凸起,仿佛真的像蟾蜍的背一样。
“此药有利湿消肿,解毒止痒之功效。”
朱旺点了点头,接过这所谓的蛤蟆草看了看,不置可否。
“老李,你这是在写书?”
李惟贤听到朱旺的话,赶忙摇头,“不敢不敢,小人只是做一下笔记。”
这话让他太汗颜了。
自己一个野郎中,虽然熟能生巧之下,医术水平不算差,但是要说写书,还是太冒昧了。
但是,朱旺却不这么认为。
李时珍姓李,你李惟贤也姓李。
说不定,你还是他祖宗呢,怕啥!
想到这里,朱旺拿起李惟贤记笔记的本子看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老小子的笔记打的也太细了。
他的这个笔记本,简直就是本草纲目的初生体。
如果真的让他好好干下去,弄不好《本草纲目》还真能提前亮相。
“老李,你这笔记自己用太浪费了,你干脆以它为基础编本书得了,书名就叫做《本草纲目》!”
......
喜欢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