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暗中争夺的标的物,林黛玉并不自知,也不在乎,她关心的只有两件事。
父亲的健康情况和贾雨村的平安与否。贾宝玉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还是很突出的,她也给了他好几个微笑了。
有被鼓励到的贾宝玉干劲更足了,自己趴在床上还不忘指挥茗烟到处去听墙角,搜集信息。
被偷听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贾政,贾赦,贾琏,贾珍,贾蓉,贾蔷等消息灵通人士。
茗烟不负所托,成功听回来不少消息,只是有些杂乱无章,需要贾宝玉和林黛玉自己整理。
贾珍到花船喝酒,回来跟人提起过,王子胜被王子腾禁足,就像上了热搜的反面人物,需要冷处理一段一样。
同时最近京城官员中爆出了不少丑闻,虽然不算大瓜,但很吸引眼球,资深消息人士认为很可能是王家放出来压热搜的。
贾珍感叹花船的花式业务大受打击,个个如履薄冰,只有忠顺王爷的三艘大船不受影响,依旧满座儿。
而像城内的青楼勾栏等正规娱乐场所,则迎来了行业的红利期,官员们为避风头普遍回流。
而且官员们都增加了一个习惯,每到关键时刻之前,都要把屋内的蜡烛熄灭,并让人将两侧隔壁的蜡烛点起来,以此检查是否有光透进来,防止被人偷窥。
为感谢贾雨村打击花船,为净化娱乐业的不当内卷做出突出贡献,不少青楼妈妈都在衷心祝福贾雨村,与花船妈妈扎小人的诅咒,形成了对波效应。
贾赦对花船向来是不屑一顾的,甚至对青楼也很不屑,故此对贾珍、贾琏等人的寻欢作乐十分不齿。
他的理念是:看上了什么车就买回家去,就算闲置着也放心,成天骑共享单车有什么乐趣?
而且现在的人十分缺德,动不动就在车座里给你藏根针啥的,常骑单车走,怎能不中招?
所以贾赦对贾雨村的行为并无不满,但对贾雨村算计了他的好朋友王子胜十分痛恨,不但破口大骂,还给被禁足的王子胜写了一封安慰信。
而茗烟从贾琏这里打听到的消息是最多的,因为年龄和辈分关系,茗烟当然更容易接近贾琏。
据贾琏透露,京城人市生意一下变得萧条了很多,基本只靠着大户人家买卖奴婢的刚需撑着了。
原本撑起人市一半生意的娱乐业,忽然变得人满为患,不招新人了。
花船里流出来的专业人才都已经饱和了,压根没有位置留给人市里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雏儿了。
这些纷乱如麻的消息,把林黛玉听得昏头涨脑,最后总算听到最正经的一条消息,来自贾政。
贾政在给贾母请安的时候,显得很快乐,告诉贾母,圣旨下来了,贾雨村得到了封赏。
不但从六品巡城御史,升到了从五品,兼了五城兵马司的南城指挥,是个手里有兵的职务了。
而且圣旨里还提到,太上皇慈悲为怀,命贾雨村带领僧录司为运河殒命的女子做了法事。
并将贾雨村周围房舍买下赐予贾雨村,命他扩宅为府,接家人到京团聚。
贾政感叹道:“自古以来,大臣非封爵不赐府。太上皇此举,虽不能算赐府,但实际也差不多了,当真是难得的殊荣啊。”
贾母眼睛半睁不睁的,歪在榻上,由鸳鸯在身后捶着肩膀,面带微笑听着儿子说话,此时才开口道。
“咱们和王家虽然都是从太上皇手里传下来的勋贵之家,可太上皇对王家和对贾家,可并非一视同仁。
太上皇传位给当今之时,王家是最坚定的反对者,而贾家是保持沉默的,这几年王家老大步步高升,不可见太上皇对王家的态度。
贾雨村这次把王子胜弄得灰头土脸,让王家成了众矢之的,间接也扫了戴权的脸,太上皇却赏赐宅子,你觉得正常吗?”
贾政没那么多心眼儿,听母亲一说,才回过味儿来,沉吟道:“莫非,其中另有缘故?”
贾母摇摇头:“不知道,老了,心思也跟不上了。朝廷里的事儿,你多听,少说,不要掺和。
对贾雨村,以朋友相交即可,提醒的话不用说。你能想到的事儿,他都能想到,你想不到的事儿,他也能想到。”
贾政默然,他觉得想到了不提醒,算不上是朋友相交,而且母亲赤裸裸的说他笨,他也不是很服气。
“你不是笨,你是太正了。夏虫不可语冰,君子难知人心,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你大哥……”
贾母这句话没有说完,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本来,你大哥才是该延续贾家辉煌之人啊,可惜……
贾雨村接到圣旨后,看着不时用手抚摸膝盖,走路还有些不那么顺畅的戴权,歉意地一笑。
“戴公公,你也知道,我前些日子暗查青楼花船,花了不少经费,到现在顺天府还没给核销呢。
所以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等日后我手头宽绰了,一定给戴公公补上一份人心。”
戴权笑眯眯地说道:“贾大人说笑了,咱家也知道,太上皇赏的这一万两银票,确实不好找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