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书信:致星际档案馆馆长 —— 赵阳】
寄信人:赵阳(十二源基地名誉司令)
寄信日期:星历 754 年(终焉之战后第十五年)
收信地址:星际档案馆 - 维度文明分馆
尊敬的馆长先生:
展信佳。
提笔写这封信时,我正坐在十二源基地的了望台上,看着窗外流转的八色防护光带 —— 这道光带已在宇宙中闪耀了十五年,从最初的 “守护屏障”,变成了如今各维度居民口中的 “共生纽带”。昨天,灵韵维度的长老还通过星际通讯发来消息,说今年的灵韵草收成是十五年来最好的,特意留了一批最优质的草籽,要送给我们做能量茶的原料。
十五年前,终焉之战刚结束时,我从没想过宇宙会变成如今的模样。那时的我们,还在为修复被超维始祖破坏的维度忙碌,担心随时可能出现的时空乱流,担心残留的污染能量伤害居民。可现在,走在基地的街道上,能看到来自不同维度的居民并肩而行:星翼维度的孩子在广场上教地球的孩子飞翔,混沌维度的工匠在帮鸿蒙元胎维度的居民打造能量工具,连最腼腆的时序维度居民,都愿意主动分享他们的 “时间故事”。
上个月,我带着小铁甲(老铁甲的孙子)去了一趟地球。当年的废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城市 —— 那里的居民在我们的帮助下,重建了家园,还成立了 “维度交流中心”,专门接待来自其他维度的访客。在中心的展厅里,我看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枚用土石能量和星核能量融合打造的 “千年之约” 徽章,下面的备注写着 “传承之证 —— 纪念那些为守护宇宙而战的英雄”。展厅的讲解员是个十几岁的地球男孩,他拿着徽章,向访客们讲述我们当年的故事,眼神里满是崇敬 ——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千年之约” 从来不是我们四个人的约定,而是所有维度居民共同的信念。
这些年,我一直在完善 “维度档案”。现在的档案已经有了一百多卷,记录了五十多个维度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每一卷档案的最后,我都会附上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该维度的居民与基地成员的合影。最让我珍视的,是一卷名为《共生》的档案,里面收集了各维度居民写给我们的信 —— 有灵韵维度居民感谢我们修复灵韵草田的,有星核维度居民分享星核石新用途的,还有地球居民邀请我们参加他们 “重建纪念日” 的。这些信,比任何荣誉勋章都更让我觉得温暖。
前几天,小李(现在已是基地的总指挥官)告诉我,基地正在筹备 “第一届维度共生节”,邀请所有维度的居民来参加。他说,要在节日上展示这些年各维度的发展成果,还要举办 “千年之约” 主题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当年的战斗,了解 “守护” 与 “共生” 的意义。我很期待这个节日,期待看到来自不同维度的居民欢聚一堂,期待看到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
馆长先生,我写这封信,是想将我手中的 “维度档案” 副本捐赠给星际档案馆。我知道,这些档案记录的不仅是各维度的故事,更是宇宙从毁灭边缘走向共生的历程。我希望,未来的人们看到这些档案时,能明白和平的珍贵,能记住 “千年之约” 的精神 —— 无论来自哪个维度,无论拥有何种力量,我们都是宇宙的一份子,都有责任守护这份共生的美好。
信的最后,附上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十二源基地的了望台,我和小铁甲站在台上,远处是流转的八色光带,光带中隐约能看到各维度的轮廓。这张照片,是十五年共生时光的缩影,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此致
敬礼!
赵阳
星历 754 年秋
【附录:维度档案资料卡?地球篇】
维度编号:D-001
核心文明:人类文明(重建后)
特色资源:地球土壤(可种植各维度植物)、维度交流中心
共生成果:
与灵韵维度合作,在地球种植灵韵草,建立 “灵韵草种植基地”,为各维度提供灵韵草原料。
成立 “维度交流中心”,每年接待超过十万名来自其他维度的访客。
研发 “多维度语言翻译器”,解决各维度居民的语言障碍。
居民寄语:“感谢十二源基地的英雄们,让地球从废墟中重生,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来自其他维度的朋友。我们会永远记住‘千年之约’,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地球维度交流中心主任 张明
【第二封书信:致星际档案馆馆长 —— 林羽】
寄信人:林羽(十二源基地科研部主任)
寄信日期:星历 754 年(终焉之战后第十五年)
收信地址:星际档案馆 - 科技文明分馆
尊敬的馆长先生:
您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