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卓越科技所在的产业园出来,时间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给道路两旁略显萧瑟的冬景镀上了一层暖金色,但车内气氛却有些沉闷。
连续的高强度会谈和紧绷的神经,让我感到一丝疲惫。
我看了看时间,对正在开车的沈雁冰说:“雁冰,时间不早了。咱们找个地方吃晚饭吧。这次出差,总不能每次都跟打仗似的,也得犒劳一下自己。我记得这附近有个以本地特色菜出名的老字号,味道很地道,去尝尝?”
沈雁冰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眼神依旧平静无波,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好。您决定地点就行。”
她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不带任何情绪。我早已习惯了她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便用手机搜了那家老字号的地址,设置好导航。
晚餐过程,如同预料中的一样,安静得近乎压抑。我们选了一个靠窗的卡座,环境优雅,菜品也确实精致可口。
但我试图找些话题闲聊时,沈雁冰的回答总是简短而克制,基本停留在“是”、“不错”、“还可以”这样的层面,绝不多说一个字。她只是专注地吃着东西,动作优雅却疏离。
我问一句,她答一句,仿佛在进行一场必须完成的任务。
几次尝试后,我也渐渐失去了聊天的兴致。两个人就这样几乎一言不发地吃完了一顿饭。气氛尴尬得让我有些后悔提议出来吃饭。
结账离开时,才刚过晚上七点,夜色初降。
站在餐厅门口,看着街上渐次亮起的霓虹灯,我总觉得就这么回酒店有些辜负了这难得的闲暇。
“时间还早,”我转头对沈雁冰说,“难得出来一趟,我想给徐曼买点礼物带回去。这附近好像有个大商场,你帮我去选件衣服吧?”
沈雁冰闻言,抬眼看了看我,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意味,她反问道:“林总,您知道徐总穿衣服的具体尺码吗?”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大概……知道吧?”其实心里并不十分确定。
她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笃定:“女人买衣服,尤其是贴身的衣物,尺码差一点,穿着感觉就完全不同。而且,款式、颜色、面料,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不亲自试穿,很难买到真正合心意的。买回去不合适,反而徒增麻烦。”
她的话有理有据,让我一时语塞。我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改口道:“那……买鞋呢?鞋的尺码我肯定知道!”
沈雁冰又淡淡地瞥了我一眼,这次语气更冷了几分:“林总,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港城那边,有个说法,给爱人送鞋,象征着两人要分手,寓意不太好。您确定要送这个?”
我彻底哑口无言。没想到买个礼物还有这么多忌讳。
看着她那副冷静到近乎刻板的样子,我有些无奈,也有些挫败感。
最后,我叹了口气,放弃了送礼物的念头,但还是不想就这么回去。
“算了,礼物不好买就不买了。反正时间还早,难得有点空闲,这年还没过完呢,找个以民俗文化为主的夜市逛逛?就当散散步,感受下年味儿。”
我本以为她会找理由拒绝,没想到沈雁冰只是沉默地看了我几秒钟,然后点了点头:“可以。听您安排。”
这意外的顺从让我稍微松了口气。我再次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个评价不错的民俗夜市,设定好导航。
然而,到了第一个导航指向的夜市地点,我们却大失所望。所谓的夜市,灯光昏暗,摊位稀疏,游人寥寥,显得十分冷清和萧条,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年节的热闹气氛。
我拦住一个路过的大爷询问,大爷摇摇头,热情地告诉我们:“你们找错地方啦!这儿啊,广告打得响,刚开始几天是挺热闹,但后来管理跟不上,摊贩之间为了抢地盘还打过几次架,搞得乌烟瘴气的,慢慢就没人来了!你们要想逛热闹的,得去城西那个‘老城隍庙夜市’,那儿才是正经过年该去的地儿!”
谢过大爷,我们立刻调转车头,前往城西。果然,还没到地方,就已经能感受到人声鼎沸的热闹气息。
停好车,走进夜市,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各种小吃摊飘散着诱人的香气,更有许多传统文化摊位点缀其中:吹糖人的老师傅手法娴熟,捏面人的摊位前围满了孩子,写春联、卖剪纸的摊位也颇具年味。浓厚的烟火气和节日氛围,瞬间驱散了之前的沉闷。
沈雁冰的目光也被一个捏面人的摊位吸引了过去。摊位上摆着各种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面人。
她驻足看了一会儿,竟然主动走过去,仔细挑选了几个造型可爱的小猪佩奇、冰雪公主面人,小心地包装好。
付钱时,我注意到她脸上似乎有了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柔和神色。
我也趁着兴致,在各个摊位间流连,给徐曼、苏清月和顾晚舟各自挑选了几样具有当地特色的小纪念品,比如手工刺绣的香囊、剪纸书签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