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登州知府高体仁,又挑起周胖子与他死斗,刘朔胸中一口恶气总算彻底吐了出来。想到家中等候的秦诗谣与叶柔,更是归心似箭。一出指挥使司衙门,他便带着亲卫队策马扬鞭,直扑威海所西城门。
刚近所城城门,却见那何建业竟搁城门洞那杵着,见他回来,连忙迎了上来。
“主公,钦差来了,此刻正在衙署内奉茶!!”何建业语气急促,压着声音禀报。
“什么!”刘朔大惊。
“怎来得如此快?!不是说还有几日才......”他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最要命的是......不去登州城,直接来我这做甚!?”
......
话说,督察院左副都御史苏应泰奉圣谕出京,一路南下,行将踏入登州地界时,心中记挂起老友国子监祭酒宋序的嘱托。宋序那老古板,平生不喜求人,没想到此番却为了其关门弟子刘朔郑重其事地求到他头上。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他总是要为替他那宝贝弟子看护一二的。
故而他命钦差卫队继续徐行,他则带上一个老仆,两个护卫,简装轻骑,星夜兼程直奔登州府威海所!
之所以如此,就是要亲眼看看,这被宋序如此看重的刘朔,刘朔治军理政,究竟是什么水平。若无大碍,暗中替其弥补一二也便罢了;若真有什么纰漏,也好想办法提前遮掩。如果是众目睽睽之下才发现什么大问题,到时就不好收拾了。
朝堂之上很多人都说他苏应泰铁面无私,不通关节,又臭又硬!他也心知肚明。
旁人只道他刻板生硬,不近人情。实则他恪守的,不过是律法与职责的底线。
他不贪不占,崇尚律法治国,又因为职责所在,经常检举同僚违法乱纪之事。
可真正熟悉他的都知道,他虽以清正严明着称,但绝非不近人情之人!
亲人故友眼中,他谈笑风生,风趣幽默。对于那些为国办差、用心虽好却在过程中略有瑕疵的人,只要不违大义,他也并非不能容情,时常睁只眼闭只眼。
只是如今的大周朝廷烂透了,他这么个有良知,操守好一些的就显得格外刺眼!
此刻,苏应泰到了威海所城下,看着一路上那如星罗棋布又整整齐齐的营帐,那哐哐当当作响,规模一看不到边的工坊,有看向城门口,那些士卒身上比皇家禁卫还要精良的盔甲,心中思量:
这宋老头说他这宝贝学生的卫所遭了难,可眼前这光景比一般城池还要热闹啊!莫非,这老东西诓我?
又抬头看了城门洞上方墙上的牌匾,龙飞凤舞的三字大字“威海所”!确认自己没来错地方,苏应泰向城门守军亮出钦差印信,又自称是刘朔的师伯。
正在巡视治安的何建业见了后不敢怠慢,当即便告知他刘朔去了登州城公干,请他入衙署用茶,自己派人去快马通知刘朔回来。
苏应泰却摆摆手,止住他:“何校尉且慢。老夫此番是‘私访’,并非钦差仪仗正式驾临。莫要惊扰刘千户公务,更莫要声张。”
他目光望向城外密密麻麻的营盘和袅袅升起的工坊烟囱,好奇心大起:
“老夫一路行来,见到城郊许多新奇工坊,又有密密麻麻的营帐,其中隐隐有大片孩童读书声传来。还有众多身穿蓝袄的子弟在操演,颇有一番兴旺气象。不知可否......容老夫随意看看?”
何建业见这位主公的“师伯钦差”言辞恳切,神情和缓,不像是来寻衅的,略一思忖便点头应承:“这些其实都是投奔我威海所的流民。钦差大人既有雅兴,自无不可。只是......卑职须得安排两位兵士随行听候差遣?也好引个路。”派兵,既是引导,亦是隐隐的护卫。
“甚好,有劳了。”苏应泰欣然应允。
两名身披黄金锁子甲的士卒在前引路,苏应泰一身寻常员外便服,如闲庭信步跟在身后。他的老仆和护卫则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跟着。冰雪覆地的寒冬,威海所的空气里弥漫着咸腥的海风和一种别处少有的烟火气与人声鼎沸的勃勃生机。
最先吸引他目光的,是城外那片平坦开阔的校场。积雪已被扫清,数万名身着统一靛蓝棉袄的青壮,列成几十个像豆腐块一般的方阵,正随着教官简短的令旗与号子进行操练。
“立正!向左......转!刺!”
随着一声清晰的号令,整个方阵如同一体,齐刷刷向左转身,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无数条木枪,在同一瞬间,干净利落地突刺而出!
“喝!”数万人的暴喝汇在一起,如炸起一声惊雷。
“收!”
长枪收回、枪尾杵在地上,枪尖直直指向天空,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风吹过旷野,听不到任何杂乱声响,只有布料摩擦和脚下沙砾碾动的沙沙声。
苏应泰的眼角猛地抽动了一下。
倒不是他不是没见过精锐,京营、边军也有悍卒。但眼前这些......绝非正常行伍兵丁!
他们明显是新兵蛋子,脸上没有职业军人的麻木或桀骜,却更多是一种......专注和坚韧。
那动作,干脆,直接!舍弃了一切花哨,只练一招突刺。最令人心惊的,还是那股纪律性。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卫所兵里,见过如此如臂使指、令行禁止的兵卒。
“这些……都是流民?”苏应泰驻足,低声问向身边引路的士兵。
“没错,像这些的军训场在其他几面城外也有,都是从四十万流民中挑出来的青壮!”其中一个士兵答道。
“四十万!”苏应泰倒抽一口凉气,虽然一路行来他早发现威海所城郊的人不是一般多,但他还是无法想象一个千户所收容四十万人是什么情况。不过,对于刘朔振济难民的仁义之举他是非常赞赏的,这是做了朝廷该做却没做的事情!
略平复心情,他问下他另一个关心的问题:
“在你们威海所接受训练的青壮一共有多少?”
“具体数额不知”士兵思索道:“不过二十万应该是有的!”
“什么!二十万!”苏应泰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
喜欢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