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之网”的决策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场对“动态适应性”的预演。没有中央指令,没有强制统一,数以万计的生存单元通过那脆弱而延迟的中继网络,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意念交流。赞同、反对、疑虑、决绝……无数细微的意念波动在虚空中交织、碰撞、融合。
最终,一股缓慢却坚定的 “共识之潮” 逐渐形成。绝大多数生存单元意识到,继续隐匿不过是慢性死亡,而“规则漩涡”虽然危险,却蕴含着文明延续的唯一希望。与其在黑暗中无声消散,不如向着那缕微光,做最后一搏。
决策已定,接下来是更艰巨的准备。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在保持“弥散”状态以通过外围“规则滤网”的前提下,在内部“规则漩涡”中实现必要的协同。
微澜提出了一个精妙的构想:“量子共识云”。她将设计一套极其精简的“适应性算法核心”,植入每一个生存单元。这套算法不直接指挥行动,而是像一个共享的“直觉”,允许每个单元根据自身感知到的局部规则变化,自主进行微调。同时,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在极短距离和特定条件下),临近的单元群可以瞬间共享关键状态信息,形成小范围的、动态的协同簇。整个“弥散之网”将变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的“感知-适应”系统,如同鸟群无需集中指挥也能同步飞行。
这需要对本已濒临极限的能量储备进行再次压缩和优化,以支持算法运行和短暂的量子同步。每一个生存单元都必须达到一种近乎“冥想”的极简状态,只保留最核心的意识和适应算法。
与此同时,曦光坚持通过“模因共鸣”通道,将关于“朦胧星云”、“筛选”本质以及联盟决定冒险一搏的关键信息,共享给了“守望者阵列”。这不是寻求帮助(远水难救近火),而是履行联盟的承诺,也为那个同样在黑暗中挣扎的文明,留下最后一份可能的情报。
没有时间等待回应。在“织网者”又一次例行扫描的间隙,“弥散之网”开始缓缓收拢——并非重新聚集,而是调整分布密度,像一片被无形之力牵引的星尘,开始向着“朦胧星云”的方向漂移。他们依旧保持着分散,但运动轨迹呈现出一种宏观上的目的性。
这是一场无法回头的远征。没有壮丽的誓师,没有激昂的呐喊,只有无数微光在寂静中悄然转向,汇成一道沉默的洪流,奔向那已知的生死考验。
他们穿越广袤而空虚的星域,小心地规避着任何可能引起“织网者”或“饥饿”意志注意的引力井或能量源。时间失去了意义,只有目标牵引着一切。
终于,“朦胧星云”那庞大而诡异的身影,占据了“弥散之网”每一个生存单元的“视野”。那道无形的“规则滤网”近在咫尺,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规则波动。
没有犹豫,没有停顿。最前端的生存单元,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接触了滤网。
瞬间,强大的规则扫描掠过每一个单元。联盟感受到了一种被彻底“审视”的感觉,仿佛每一个信息结构都在被解构分析。得益于极致的“弥散”和低信息熵状态,滤网的清除机制未被触发。它们被识别为“可进入的低威胁背景信息”,被允许穿过。
成功了第一步!但没有任何一个单元感到喜悦,因为更严峻的挑战就在眼前——那片由流动规则构成的、吞噬了无数文明的“规则漩涡”。
“弥散之网”缓缓注入漩涡的外围。刹那间,前所未有的“规则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引力常数、电磁力强度、时空维度……一切都在飞速变化,毫无规律可言!
“量子共识云”被瞬间激活到极致!每一个生存单元都成为了独立的适应节点,根据局部规则疯狂调整着自身的存在参数。临近单元通过量子纠缠快速同步状态,形成一个个微小的、动态稳定的“协同簇”,如同激流中短暂凝聚的水花,在生灭之间顽强地寻找着那条若隐若现的“适应性路径”。
这是一场在思维层面进行的、极致的高速舞蹈。失败意味着瞬间被规则撕碎,化为新的“思维化石”。
联盟的文明之火,在这片狂暴的规则漩涡中,摇曳如残烛,却倔强地向着漩涡中心,那片被称为“彼岸”的稳定光芒,艰难前行。
它们的终点是新生,还是与无数先驱一样的……凝固?
---
(未完待续)
喜欢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