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话音在灼热与血腥交织的空气中回荡,如同冰冷的锁链,捆缚住每一个人的心神。
“戴罪立功……重见天日……”
这八个字对于陆雪和两名陆家旧部而言,无异于绝境中的一丝微光,却又透着难以揣测的寒意。陆家冤案深重,涉及吕芳乃至已故的裕王,皇帝真会为了他们,去动摇司礼监,翻查旧案?
沈渊心中更是翻江倒海。褫夺官职在他预料之中,但顾清风要被废去武功,交由司礼监看管?司礼监是吕芳的地盘,将状态未稳、身负邪气隐患的顾清风交过去,与送入虎口何异?这究竟是治病,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囚禁与控制?
顾清风本人,在听到“废去武功”四字时,扶着沈渊的手臂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他那双刚刚恢复清明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一丝凌厉的锋芒,如同被触及逆鳞的孤狼,但很快又沉寂下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冰冷。他没有开口,只是微微挺直了本就笔直的脊梁,沉默地对抗着这近乎屈辱的裁决。
皇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神情。他并不急于解释,而是转向雨化田,淡淡道:“雨公公,吕芳呢?祭天大典闹出如此动静,他这位司礼监掌印,莫非还在宫中静修养性?”
雨化田躬身回道:“回陛下,吕公公之前言说身体不适,一直在司礼监值房休憩,未曾露面。奴婢已派人前去‘请’他了。”
皇帝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身体不适?朕看他,是心里有鬼吧。”他目光扫过陆雪,“陆文昭的案子,当年是他一手经办。如今裕王伏法,有些旧账,也该清一清了。”
此言一出,陆雪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没有哭出声来。八年忍辱负重,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终于……终于等到了一丝昭雪的希望?
沈渊却听得心头更冷。皇帝此举,明面上是要为陆家翻案,清算吕芳,但时机选在刚刚平定裕王叛乱之后,其真正目的,恐怕是为了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吕芳这股盘踞内廷多年的阉党势力,将权柄彻底收归己手!陆家,不过是他手中一把恰到好处的刀。
好一个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之计!既平息了叛乱,又清理了内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或者说利用)陆家旧部这股力量。
“至于沈渊,”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到沈渊身上,“你虽革职,但查案之能,朕尚认可。‘天尊’本体未获,其党羽星散,隐患未除。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暂入诏狱,以囚犯之身,暗中协助北镇抚司,继续追查‘天尊’余孽及本体下落。”
入诏狱?以囚犯之身查案?沈渊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这哪里是戴罪立功,分明是更为严苛的监视与利用。将他投入那座人间炼狱,既能确保他不会在外胡言乱语,又能逼迫他为了重获自由而竭尽全力去追查“天尊”。陛下对他,终究是只有利用,而无半分信任。
“臣……领旨。”沈渊低下头,掩去眼中的复杂情绪,声音干涩地应道。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最后,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始终沉默的顾清风脸上,那目光带着一种审视,一种权衡,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顾爱卿,”皇帝缓缓开口,“你剑道通玄,本是国之栋梁。然则,此次邪气侵体,隐患极深。社稷炎阳洞之力虽暂时压制,却难保不会反复。朕担忧,若你功力犹在,一旦心神失守,恐酿成更大祸患,伤及无辜,亦毁你自身剑道前程。”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废去武功,并非朕不念功劳,实乃为天下计,亦为汝自身计。入司礼监,也非囚禁。朕会命吕……会命人寻访天下名医奇药,务必根除你体内邪患。待你痊愈之日,朕自有重用。”
皇帝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处处在为顾清风着想。但在场几人都心知肚明,废去顾清风的武功,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忌惮他那恐怖的实力和难以掌控的“剑傀”状态。一个不受控制的绝世剑客,对任何统治者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胁。唯有将其利爪拔除,关入笼中,才能安心。
顾清风终于抬起了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如同雪原上的寒星,清澈,冰冷,带着一种洞彻人心的力量。
“陛下,”他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剑锋般的锐利,“武功于我,并非爪牙,而是剑骨。骨若碎,人亦不存。”
他没有直接拒绝,但话语中的决绝之意,已然明了。废他武功,无异于取他性命。
皇帝的眼神微微眯起,甬道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温度骤降。雨化田以及身后的锦衣卫,手都不自觉地按上了兵刃,气氛剑拔弩张。
沈渊心急如焚,他知道顾清风的性子,宁折不弯!若在此刻触怒天颜,之前所有的牺牲和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