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网络的成功建立与危机化解,使得灵青盟率先在修真界实现了“能源自由”。那弥漫在空气中、曾经被视作无用甚至有害的修炼废能,如今变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注入联盟的每一个角落。
护山大阵得以快速修复并升级,光芒比以往更加凝实璀璨;炼丹堂、炼器坊不再为地火不稳定或灵石消耗而发愁,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弟子们修炼时,甚至可以申请接入“纯净灵能端口”,享受堪比洞天福地的修炼环境。
整个灵青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派欣欣向荣。甚至因为能源充足,凌皓之前许多受限于能源而无法开展的大型实验和构想,也得以提上日程。
然而,凌皓的目光并未满足于此。他注意到,尽管个体修炼效率因环境优化而提升,但修士之间的力量,依然是孤立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孤岛”,最多在小范围内组成战阵,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高效率能量协同。
“就像地球上,每家每户自己发电,效率低下且不稳定。而电网的出现,实现了电力的高效传输和按需分配,彻底改变了能源格局。”凌皓在核心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构想,“我们为何不能建立一个…… ‘灵能互联网络’ ,或者说——‘联合修炼电网’?”
“联合修炼电网?”所有人都被这个新名词弄得一愣。
“没错!”凌皓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将每一个愿意加入的修士,都视为一个‘灵能节点’。通过改进版的‘神识数据接口’和‘灵能输送管道’,将这些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他详细描绘了蓝图:
1. 资源共享:在电网内,修士可以将自身暂时盈余的、或者特定属性的灵力,存入“网络灵池”,获得“贡献点”。而需要特定灵力突破瓶颈、或者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灵力施展强大术法时,则可以消耗“贡献点”,从“网络灵池”中借用!
2. 协同修炼:不同属性、不同功法的修士,可以在电网的协调下,进行“互补式”联合修炼。比如水属性修士辅助火属性修士调和龙虎,木属性修士滋养土属性修士壮大根基,实现1+1>2的效果。
3. 知识共享:电网不仅可以传输能量,更可以传输“数据”——修炼心得、功法优化思路、法术模型!形成一个巨大的、活的“修真知识库”!
4. 集体防御/攻击:这是最重要的军事用途!一旦外敌入侵,所有接入电网的修士,可以瞬间将力量汇聚于一点,由核心指挥者(比如凌皓)调动,爆发出远超个体相加的恐怖力量!这比之前的“群体灵能共鸣”更稳定、更可控、更持久!
这简直就是将“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思维”搬到了修仙世界!
众人听得心驰神往,但也意识到了其中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如何保证能量传输的稳定和安全?如何防止有人恶意透支“网络灵池”?如何确保核心控制权不被滥用?这涉及到极其复杂的技术、规则和信任问题。
“困难很多,但值得尝试。”凌皓一锤定音,“这将是我们对抗未来危机,无论是来自其他宗门,还是来自……天上那些东西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项目代号:“织网”,秘密启动。
这一次,凌皓调动了几乎所有的科研力量。基于之前“灵能回收网络”的基础设施,“织网”的物理铺设进展迅速。真正的难点在于“协议”和“安全”。
凌皓借鉴了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部分思想,设计了一套复杂的 《灵网共识协议》 ,确保了交易的公平、透明与不可篡改。同时,他利用“灵芯”矩阵作为核心仲裁和防火墙,并设置了多层权限和验证机制。
为了测试效果,凌皓首先在能量效率优化部和部分自愿的核心弟子中,进行了小范围的“内测”。
效果是震撼性的!
一位金属性弟子在炼制飞剑时,灵力即将枯竭,他立刻在“灵网”中发布求助,瞬间就从“网络灵池”中借调到了一股精纯的庚金之气,顺利完成炼制,支付了相应的“贡献点”。而提供这股庚金之气的,是一位正在休息的同门。
几位分属五行、卡在瓶颈的弟子,在“灵网”的精准匹配下,组成临时修炼小组,五行相生,循环不息,竟然在短短三天内,相继突破了困扰他们数月的关卡!
最让人激动的是防御测试。当一百名筑基期弟子同时接入“灵网”,在凌皓的引导下,将力量汇聚于一点时,爆发出的灵力光束,其强度赫然达到了金丹后期的全力一击水准!而这仅仅是一百名筑基弟子!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所有参与测试的人都激动万分!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然而,就在“织网”计划准备逐步向全联盟推广,打造“共享经济修仙版”时,蛰伏已久的敌人,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