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投资医疗项目!布局健康领域
三月十一下午2点,江城生物医药产业园被初春的暖阳笼罩,园区内的香樟树抽出嫩绿色的新叶,叶片边缘泛着鹅黄色的绒毛,风一吹,便落下细碎的花瓣雨。康泰医疗的总部大楼矗立在园区中央,通体由超白玻璃幕墙和银灰色铝合金构成,流线型的屋顶像展翅的白鸽,蓝色的“康泰医疗”logo悬浮在入口处的玻璃幕墙上,字体采用科技感十足的无衬线设计,下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专注癌症早期检测技术研发·用科技守护生命健康”的标语,透着严谨而专业的气场。
林晚在康泰医疗CEO陈明的陪同下走进大楼,她身着一身藏蓝色定制西装,面料是抗皱的“记忆纤维”,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内搭一件象牙白真丝衬衫,领口系着一条深蓝色暗纹领带,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却与医疗行业的沉稳氛围完美契合。袁琳跟在她身后,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皮质文件夹,里面装着康泰医疗的研发进度报告——一年前,这家由5位海归博士创立的初创公司,还挤在园区孵化楼的共享办公室里,靠着仅有的两项专利艰难维持,是林晚在众多投资人都不看好“早期检测赛道”时,毅然注入5000万天使轮资金,不仅没有要求控股,还承诺“不干涉研发方向”,才让他们有了如今的规模。
“林总,这边请,核心研发实验室就在三楼,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等候您多时了。”陈明是位45岁的生物医学博士,头发微卷,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白色实验服,袖口还沾着淡淡的试剂痕迹,脸上难掩抑制不住的兴奋。他快步走在前面,在一道刷脸识别门前停下,待门缓缓打开后,侧身做出“请”的手势。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千余平米的洁净实验室,地面铺着防静电环氧树脂,泛着冷白色的光泽;白色的实验台一字排开,台面上摆放着PCR扩增仪、生物安全柜、全自动酶标仪等精密设备,仪器上的绿色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实验室的角落,几位穿着白大褂、戴着无菌手套的研发人员围在中央的实验台旁,手里拿着透明的试剂盒,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低声讨论,神情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听到脚步声,研发团队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纷纷摘下手套,转过身打招呼:“林总好!”为首的李博士是团队的核心,他的白大褂口袋里别着三支不同颜色的马克笔,眼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激动。
“大家不用拘束,继续忙手头的事就好。”林晚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实验台中央的试剂盒上——那是一个个长约10厘米、宽5厘米的透明塑料盒,盒盖印着“康泰生物”的logo和“癌症早期检测试剂盒(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字样,盒内整齐摆放着一支采血管、一张检测试纸和一小瓶显色试剂,设计简洁却透着专业。
陈明快步走到实验台旁,拿起一个试剂盒,小心翼翼地递到林晚面前,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自豪:“林总,这就是我们团队耗时三年研发的核心成果!它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的12种微量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等,能同时筛查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8种常见癌症,经3000例临床实验验证,准确率达到99.2%!”
他顿了顿,打开旁边的投影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传统检测与康泰试剂盒的对比图:“传统的影像学检测(CT、钼靶等)只能发现直径5毫米以上的肿瘤,而我们的试剂盒能检测出肿瘤细胞分泌的微量蛋白,比传统方式提前6-12个月发现早期癌变!而且操作特别简单——基层医院的护士经过半小时培训就能上手,只需要采集5毫升外周血,离心处理后滴在试纸上,30分钟就能出初步结果,成本还不到传统检测的三分之一!”
林晚接过试剂盒,指尖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盒身,目光落在“准确率99.2%”的字样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与欣慰。她想起“晚晴基金”资助的一个女孩,去年因为母亲患晚期胃癌去世,差点辍学——如果当时有这样的试剂盒,或许悲剧就能避免。“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这就是‘救命符’——早期癌症的治愈率超过90%,而中晚期不足30%,这个试剂盒能让无数家庭免于‘人财两空’的悲剧。”
“您说得太对了!”陈明用力点头,调出一组临床案例数据,指着其中一条说,“林总,您看这个案例:45岁的张女士,每年都做钼靶检查,一直显示‘未见异常’,上个月用我们的试剂盒检测出糖类抗原153超标,进一步做乳腺穿刺后,确诊为导管原位癌——这是最早期的乳腺癌,做了微创手术后,现在已经出院回家,后续只需要定期复查,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她特意给我们寄了感谢信,说‘是这个试剂盒救了她一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