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辽左起风尘,三燕基业一手新。
铁马踏平关塞月,文韬收拾部族心。
偏安未敢忘逐鹿,立储终留身后纷。
青史翻开犹见影,棘城烟火映龙鳞。
话说西晋末年,天下乱成一锅粥,匈奴、鲜卑、羯、氐、羌轮番登场,史称“五胡乱华”。在这波乱世创业潮里,有个叫慕容皝的鲜卑小伙,硬是把家族小作坊做成了区域龙头企业——前燕。
慕容皝(huàng),公元297年生人,老家在辽东棘城(今辽宁义县)。他爹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wěi),标准的“官N代”。这孩子打小就不一般,《晋书》说他“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翻译过来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牙齿还带点小虎牙,身高近两米,往那一站,比部落里的马都高半截。更难得的是,他不光长得壮,脑子还好使,“雄毅多权略”,搁现在就是健身房里的学霸,文武双全。
不过,创业初期总是坎坷的。慕容皝上面有个哥哥叫慕容翰,那也是个猛人,能征善战,在部落里威望极高。按说哥哥继位天经地义,但慕容廆偏疼小儿子,临终前把首领位置传给了慕容皝。这下麻烦了,哥哥心里不服,两个弟弟慕容仁、慕容昭也趁机搞事情,觉得“凭啥你当老大”。
公元333年,慕容皝刚接班,慕容仁、慕容昭就密谋叛乱。慕容皝也不含糊,先下手为强,把慕容昭抓起来砍了。慕容仁跑得快,带着本部人马逃到平郭(今辽宁盖州),自立门户,还联合了高句丽和段部鲜卑,天天跟慕容皝对着干。最狠的是,连亲哥哥慕容翰都怕被弟弟收拾,逃到了段部鲜卑避难。
刚上台就被亲人背刺,换谁都得气吐血。但慕容皝没慌,他知道,乱世之中,拳头硬才是硬道理。他一边安抚内部,一边整顿军队,跟慕容仁打了三年拉锯战。公元336年,慕容皝玩了把狠的——冬天辽海结冰,他亲率三万精锐,踏冰行军三百里,突袭平郭。慕容仁做梦都没想到弟弟敢这么玩,仓皇应战,结果兵败被杀。《晋书》里就俩字:“仁败死”,透着一股“跟我斗?嫩了点”的霸气。
收拾完弟弟,慕容皝转头看向逃到段部的哥哥慕容翰。这慕容翰在段部过得也不舒坦,段部首领段辽总觉得他是慕容皝派来的卧底。慕容翰没办法,又逃到宇文部,最后实在混不下去,只好灰溜溜地回来投奔弟弟。慕容皝表面上热情欢迎,心里却犯嘀咕:这哥哥能力比我强,留着迟早是祸害。后来找了个借口,赐了杯毒酒,把慕容翰送走了。
经此一折腾,慕容家内部总算消停了。公元337年,慕容皝觉得“首领”这头衔不够响亮,干脆自称“燕王”,建立官署,设置百官,前燕政权算是正式开张了。这年他四十岁,从家族内斗中杀出重围,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创业公司CEO”。
当了燕王的慕容皝,眼光可就不止辽东那一块了。他知道,要想公司做大,必须开疆拓土。当时东北亚的局势是:西边有后赵石勒(羯族人),东边有高句丽,北边有宇文部鲜卑,南边有段部鲜卑,个个都不是善茬。慕容皝的策略很简单:谁弱先打谁,谁跳得欢先揍谁。
第一个倒霉的是段部鲜卑。段辽这人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慕容皝刚上位好欺负,经常派兵抢前燕的地盘。慕容皝忍了几次,终于忍不住了,公元338年,他联合后赵石虎,南北夹击段部。段辽被打得大败,只好投降后赵。可慕容皝转头就把段部的地盘占了,气得石虎大骂“你小子不讲武德”。
石虎可不是好惹的,当年差点统一北方的狠角色。他立马调集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气势汹汹地杀向棘城,想给慕容皝一点颜色看看。前燕的大臣们吓得腿都软了,劝慕容皝赶紧投降。慕容皝一拍桌子:“慌个屁!石虎这老东西看着凶,其实外强中干。”
他下令坚守棘城,任凭后赵军队怎么骂阵,就是不出战。石虎攻了十几天,愣是没打下来,士兵们又冷又饿,开始思乡。慕容皝瞅准时机,派儿子慕容恪率两千精锐突袭后赵军营。后赵军队本来就没斗志,被这么一冲,立马溃散,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晋书》记载:“恪乘胜追之,斩获三万余级。”石虎狼狈逃窜,连皇帝仪仗都丢了,差点没跑回邺城。
这一仗打出了前燕的威风,也让慕容皝明白:后赵看似强大,其实也就那样。接下来,他把矛头对准了东边的高句丽。高句丽当时占据辽东部分地区,总惦记着慕容家的地盘。公元342年,慕容皝亲率四万大军,兵分两路进攻高句丽。
高句丽国王高钊以为前燕军队会走平坦的北道,把主力都放在了北道。没想到慕容皝玩了把声东击西,自己带主力走险峻的南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高句丽都城丸都(今吉林集安)。高钊吓得魂都没了,带着老婆孩子往南逃,连老妈和老婆都顾不上了。慕容皝进城后,一把火烧了高句丽王宫,还把高钊他爹的坟给刨了,带着高句丽的财宝和五万多俘虏凯旋。高钊没办法,只好派人求和,从此成了前燕的小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