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阁内,那枚融合了时之砂的金色锚点稳定地散发着温润的光芒,如同被注入了一丝活着的脉搏。黑客发动的【黑客·技捌陆肆·代码涟漪·织韵】持续生效着,将客栈日常的生命韵律——心跳、呼吸、炊烟、风铃——编译成无形的信息流,如同最轻柔的薄纱,层层包裹、浸润着锚点的金光,使其不再是冰冷的路标,而更像一盏饱含“家”之气息的温暖门灯。
这变化细微却至关重要,它代表着栖心阁的“存在”正以一种更主动、更富情感的方式,穿透时空乱流,向着彼端的苏雅与江屿传递。
然而,仅仅传递“气息”与“温暖”仍显不足。老学者凝视着那稳定散发“织韵”的锚点,眉头并未完全舒展:“我们成功地将‘家’的感觉送了过去,这能给予苏雅掌柜和江屿先生极大的精神支持。但要想真正接引他们归来,我们还需要更具体的东西——路径。”
他指向锚点金光所指的、那片在感知中依旧混沌未明的虚空深处:“琴师之前的‘溯声’让我们窥见了一角真相——那是时间法则崩坏形成的‘时砂沙漠’,危险且路径错综复杂。仅有一个方向和温暖的支持,如同在茫茫大海上只给落水者一个灯塔的模糊光影和岸上的歌声,却未曾给出安全航行的海图。他们很可能在追寻光点的途中,迷失在时空的岔路,或是被潜伏的乱流漩涡吞噬。”
武生握紧了拳,他空有武力,此刻却深感无力:“那我们该如何绘制这张‘海图’?连琴师的心神探索都险些被反噬,我们还有别的办法窥探那条路径吗?”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黑客与星象师。如果说在场有谁最擅长解析规律、构建模型、描绘不可见之物,非他们二人莫属。
黑客正全神贯注地维持着【黑客·技捌陆肆·代码涟漪·织韵】,他的指尖在虚空中快速点动,仿佛在操控一个无形的界面。他感应着从锚点反馈回来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那是“织韵”信息在时空通道中穿行时留下的“涟漪”。
“有一个可能……”黑客眼中闪烁着数据流般的光芒,“我的‘织韵’代码在附加到锚点光芒上、并沿着指向传播时,其能量签名在穿越不同时空结构时,会产生极其细微但可被捕捉的调制差异。这种差异,就像……就像声波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变化一样。如果我们能捕捉并解析这些反馈回来的调制信号,或许能反向推导出路径上大致的时空结构——哪里相对稳定,哪里是危险的乱流区,甚至哪里可能存在暂时的‘静滞点’或‘跳跃窗’。”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将虚无缥缈的时空路径,当作一段需要逆向工程的“数据传输链路”来处理。
星象师闻言,立刻走上前来,他的【星象师·技捌伍壹·微光示警·吉凶辨】一直处于低功耗的警戒状态。他仔细感知着黑客描述的、那些从锚点指向路径上反馈回来的细微波动,眼中渐渐亮起星辰般的光彩。
“妙啊!”星象师赞道,“这些调制信号,虽然微弱,但确实蕴含着路径的信息。它们就像……就像散布在宇宙中的星尘,其分布和状态揭示了引力场的结构和空间曲率。我的微光示警本能辨别吉凶,本质上就是对环境能量流向和潜在威胁的感知。若能将黑客捕捉到的‘数据涟漪’,与我对能量流向的直觉感知结合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一个前所未有的合作构想诞生了——结合黑客的数据逆向工程与星象师的能量直觉感知,共同绘制一张通往苏雅和江屿的“时空路径星图”!
“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能直观呈现这幅‘星图’的界面。”黑客说道,他看向那枚金色锚点,“锚点本身是信标,不适合承载过多动态信息。我们需要一个……一个可交互的投影。”
绣娘立刻领会:“我的灵线网络可以构筑一个临时的能量框架,作为投影的基底。”
【绣娘·技捌伍柒·千丝万缕·同心络】效果延伸:灵线网络在避风港中央交织,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微微发光的立体网格空间,约一人高,如同一个微缩的星盘。
“我来提供解析的‘算法’和初始数据流。”黑客深吸一口气,开始将全部心神沉入对反馈信号的捕捉与编译中。
【黑客·技捌陆伍·数据溯流·构架】发动!
(效果:以稳定能量信号(如附加了“织韵”的锚点之光)为载体,捕捉其在传输过程中因环境干扰或路径结构而产生的细微调制信号,通过独创的能量编码逆向解析算法,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描述路径时空结构的数据模型。此技能高度依赖稳定的信号源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顷刻间,无数细密如雨、闪烁着淡蓝色微光的“数据流”从黑客手中涌出,注入到绣娘构筑的立体网格空间中。这些数据流最初杂乱无章,如同狂风中的雨丝,但随着黑客算法的运行,它们开始按照某种复杂的规律排列、组合,在网格空间中勾勒出模糊的、不断变化的轮廓——那正是锚点金光所指方向上的时空路径初步模型!模型中,一些区域数据流平稳,呈现淡蓝色,代表相对安全区;而另一些区域数据流剧烈抖动、扭曲甚至中断,呈现刺眼的红色或危险的黑色,代表乱流或法则断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