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陈雪,利用这些未来工具,重新检测了发电机和供电线路的图纸,标注出了更精确的故障点和优化参数。
陈雪看着检测仪上那些清晰直观、远超现有仪器精度的数据,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数数的孩童,突然被带进了一个充满微积分和量子的世界,既震撼又兴奋。
“如果能搞清楚这些材料的成分和工艺…”她盯着那些线缆,眼神火热。
“材料学是工业的基础,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李诺适时地泼了点冷水,“先从最基础的、你们能理解和实现的改进开始。比如,先把发电机的输出稳定下来,把线路损耗降下来。”
陈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用力点了点头。她知道李诺说得对,路要一步一步走。
带着李诺提供的优化方案、检测数据和几种简易工具的设计图,陈雪如同捧着绝世秘籍一般,离开了列车。
接下来的几天,阵地上演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技术革新。
钱工程师和几位专家根据陈雪带回来的方案和图样,带着战士们和后勤人员,开始对那台老爷发电机进行“手术”:小心翼翼地打磨气缸,加装简易的进气管预热装置,调整稳压电路…
同时,更换老旧线路、采用新的接头处理和压接工艺的工作也同步展开。
过程中遇到了无数困难,材料不达标,加工精度不够,但每当他们遇到瓶颈,陈雪就会进入列车向李诺请教,总能得到一些巧妙的、基于现有条件的替代方案。
当改造后的发电机再次启动时,那原本嘈杂不稳的轰鸣声变得平稳有力了许多!输出电压也稳定在了预期的范围!
当新的供电线路铺设完毕,用上新的接头工艺后,测量发现线路损耗竟然降低了近百分之三十!
这意味着,同样发出来的电,能点亮更多的灯,带动更多的设备!
整个阵地的用电状况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夜间照明更亮,覆盖更广,电台通讯也更加清晰稳定!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而陈雪,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技术能力飞速提升,更在李诺有意识的引导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更基础的、超越这个时代但又能够得着的理论知识。
她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来自未来的雨露。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陈雪工程师变得越来越沉默,但也越来越深邃,眼神中时常闪烁着一种洞察本质的光芒。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次踏入那扇门,都是一次对认知极限的冲击和拓展。
而李诺看着能量读数终于突破了【10%】的门槛,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发芽。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他看向黑风岭的方向,那里,蕴藏着更强大的能量源泉。
喜欢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