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孙权更加好奇。
孙权:“汝观之,大秦与东吴孰强孰弱?”
大秦商人秦论:“各有千秋,然大秦国力最强盛时或只有五十多年前的贵国相媲美。”
孙权脑子一转,五十多年前?先祖孙坚还没成年,哪来的吴国……莫非是前朝汉廷?
又问:“大秦人口、疆域如何?”
秦论:“大秦其地纵横万里,然地中有一大海,纵横亦数千里也,民五百万,奴隶千万,步兵数十万,骑兵数万,水军亦数万,此外,城池400余座,辖数十小国,城墙以石砌,驿站遍布,景象辉煌,货币以金银为主……”
张昭听之,便对孙权说道:“一夷国客商尔,夸夸其谈,不足为信……”
孙权摆了摆手,道:“《后汉书》确有其录,原疑有假,今问之,印之无疑也……”
该商人对东吴丹阳太守诸葛恪讨伐东南山越,俘虏了很多“黝歙短人”(即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山越人)很感兴趣,说大秦物产没有如此矮人,孙权大方赐予其男女奴隶各十位,成为其奴仆。
乃奉大秦客商为上宾,大摆筵席,席间交谈甚欢亦不在话下。
孙权回到寝宫,白天与大秦客商的交流中受到了启发,如果任由魏蜀两国发展的话,而吴国实力不能显着增加的话就会被率先灭亡,不如派遣庞大舰队开拓海外基地,寻求生机。
说干就干,七日后东吴大殿内,孙权命将军卫温为总指挥,诸葛直为副指挥率万人探寻夷州。
孙权:“千百年来,会稽、章安两地渔民世代相传距岸300里处有一众小岛屿,距岸800里处有一大岛,如胶州般大小,今吴国国力不如魏蜀,还望卿等替朕寻来。”
大都督陆逊谏曰:“跨海远征扰民伤财,将士或多水土不服,不智也,益不抵损耗也,愿陛下收回成命!”
众将也附议:“从长江调走这支庞大舰队,万一曹魏、蜀汉入侵,长江中下游将或不可保!”
孙权:“朕意已决,今魏蜀两国国力日盛,今不思图改革进取,纵有三江五湖之险,亦危险日增已!或二三十年后被灭亦不是耸人听闻!”
命令卫温、诸葛直准备二十日后,从章安港出发!
黄龙二年元月,(230年),江水夹杂着淡淡的腥味,翻滚的波涛拍打着船身,孙权在港口高台为卫温、诸葛直饯行,并秘授任务:
“首要任务乃开疆拓土!如实有困难,则可掠其岛民而返!如能寻得长生不老药更好……”
卫温、诸葛直:“当不负皇恩!”
当舰队驶离建业港,孙权望着浩浩荡荡的船队百帆而去时,油然为自己的战略眼光之高而暗自窃喜。
临江持剑赋诗一首:
《临江赋征夷洲》
长风万里卷云旗,碧波千顷开帝畿。
楼船破浪如龙跃,吴钩映日作虹霓。
蓬莱烟霞今在掌,琉球草木尽低眉。
男儿当掳三岛壮,不教胡马窥秣陵。
徐福旧事成笑谈,吾辈新征镇海夷。
铁锁横江星作链,火鹞冲天雷为骑。
若得鲲鹏双垂翼,直取扶桑种吴稷。
他日功成饮马处,赤壁残阳化朝曦。
这支庞大的舰队沿大陆海岸线一直向东南航行,十九日后到达章安港(今浙江台州市),舰队指挥官卫温在当地寻觅声称去过有夷州等岛屿又经验的老渔民数位,给予每人5贯铜钱让其上船充当舰队向导。舰队士卒补给好淡水、新鲜瓜果蔬菜、稻谷药物后,毅然驶离海岸线,继续向东南深海行驶。
舰队水手不时在甲板上看见蔚蓝的海面上,嬉戏打闹的海豚群,这些海豚群小的或十数为一群,大的群落有几十头至上百头,它们围绕在舰队附近,若即若离,诸葛直很感兴趣,抛下了好几条咸鱼给它们享用,成群的海鸥翱翔在天际上,试图分一杯羹,这些海豚好像很聪明,竟然吃到鱼后越出水面表示感谢……在渔民的指引下,舰队又经过八九日的航行,终于在桅杆上负责了望的人员瞧见夷州了!
随着船队慢慢靠岸航行,众人都惊呆了,没想到碧波中竟然有此岛屿:
只见该块大陆郁郁葱葱,椰子、槟榔树与野芭蕉树极多,森林间缓缓流出的清净小溪,空气中弥漫着原始森林特有的香味和海潮味混合的气息,灿烂的阳光,苍翠的树叶,累累的果实,寒冬的息一点一点地在这消耗殆尽。
士兵们大喜,都想早点下船登岸,一探究竟。
将军卫温拔出宝剑,大声训斥道:“众将士且听将令,稍安勿躁,违令者斩!”
宝剑折射着阳光,露出耀眼光芒,众人皆停止鼓噪,安静等待。
舰队沿着海岸线继续航行了大约一刻钟,卫温、诸葛直与老渔民商讨后决定在一处背靠大山的天然海港处落锚降帆。
卫温又向众人宣布道:“今吾带甲士万人,现分为两部,一部七千人驻扎于海岸内一里处安营扎寨,其余一部则留守于楼船之上互为掎角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