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刚融进青峰山的坡地,晨雾里就涌来阵阵脚步声 —— 不是往年熟悉的驼铃,而是来自周边三四个部落的族人,他们背着装满本土土壤的陶袋,手里捧着自家的花种,脸上带着期盼,朝着育苗区走来。为首的是东岭的杉长老,手里紧紧攥着翻得卷边的跨山种植册,册页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小豆子贤侄,阿依古丽姑娘,我们来学种同心花!” 杉长老老远就拱手,身后的族人纷纷举起陶袋,“这是东岭的黑松土,透气保肥;那是南溪的溪畔土,水润养根,我们想和双山的混融种掺着种,让东岭也飘起同心花香!” 话音刚落,西漠的驼队也到了,阿依古丽骑着领头驼,驼背上除了混融种和银边土,还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 —— 是西漠偏远部落的族人,他们捧着西漠的沙棘土,眼里满是向往。
小豆子望着眼前的人群,心里暖融融的:“欢迎大家!同心花本就该开遍山海,双山的融技,也是大家的融技!” 他指着育苗区早已翻整好的大片空地,“今年咱们把芳田扩三倍,青峰山的绒草土、西漠的银边土、东岭的黑松土、南溪的溪畔土,掺在一起做‘四方混融土’,种出的花定会更艳!”
李伯和杉长老、西漠长老围在一起,手里捧着跨山种植册,细细修订新的土配比:“青峰山绒草土三成,西漠银边土两成,东岭黑松土三成,南溪溪畔土两成,再添点各地带来的花种碎,让土壤先‘认亲’!” 他用花干圆环尺子量着土堆,红绳晃着,“这样配比,既耐风耐旱,又保水保肥,适配各地的气候!” 阿默早已支起大锅,熬着新调的醒芽剂,锅里除了槐枝露、银边蜜露,还加了东岭的松针汁、南溪的溪泉,“四方汁液融在一起,醒芽更快,还能让种子适应不同土壤!”
孩子们已长成得力的小帮手。小豆子带着阿木、阿夏教新族人筛选种子,把双山的混融种和各地的花种按比例搭配,“颗粒不饱满的要挑出去,绒絮破损的要单独催芽!” 阿依古丽则领着阿雅、阿春演示催芽盒的用法,“盒格垫上四方绒絮混编的布,每格放一颗混配种,醒芽剂要喷三遍,晾三遍!” 最让人惊喜的是阿秋和阿禾,他们已经能熟练背诵跨山种植册里的配比口诀,还拿着小木板给新族人画图讲解:“这里要留半寸缝透气,那里要浇温乎的醒芽水!”
新族人学得格外认真。东岭的族人用黑松枝做护枝架,学着西漠的缠枝结缠上绒草绳;南溪的族人挖排水沟时,结合了青峰山的浅沟和西漠的坡地导水,还加了溪畔特有的卵石铺底,“既防冲又透气!” 西漠偏远部落的族人则把自家的沙棘粉掺进驱虫糊,“沙棘粉驱虫更久,还能给苗补养分!” 大家边学边创,跨山种植册上很快添了新的批注,画满了各地的融法改良。
王婶和几个部落的女人们一起熬制花粥,陶锅里煮着四方谷物,加了双花干、松针碎、溪畔水草和沙棘果,甜香混着草木的清劲,飘得满芳田都是。“快来喝碗同心粥!” 王婶给每个族人递过陶碗,“喝了这碗粥,咱们心更齐,苗更壮!” 杉长老喝着粥,指着不远处的空地:“等秋收后,我们东岭要修一条跨山小道,直通青峰山,以后来往学技更方便!” 西漠长老连连点头:“我们也修驼道,把各地的花种、土壤、技法拉来扯去,让融技越融越活!”
播种的日子选在春分,天刚亮,四方族人就齐聚芳田。大家排着队,手里捧着混配种和四方混融土,踩着晨露,把种子一颗颗埋进土里。小豆子和阿依古丽一起,在芳田中央种下那颗 “传承种”,盖上四方混融土,浇上四方醒芽剂:“这颗种,是双山的根,也是众族的盼!” 新族人学着他们的样子,动作轻柔,眼里满是敬畏,仿佛种下的不是种子,而是跨越山海的情谊。
苏清鸢和陆沉舟忙着更新跨山种植册,新的书页上画着四方混融土的配比、各地融法的改良,旁边贴着四方土壤和花种的样本。“融技不止双山,众族同心,方得芳田万里。” 陆沉舟提笔写下,苏清鸢则画了一幅众族播种图,各族人的服饰、笑容、劳作的身影都栩栩如生,“这册子里,以后要记下每一个部落的融法,每一片芳田的故事!”
正午的太阳暖得正好,播种完的族人围坐在新翻的芳田边,分享着自家的种植经验。东岭的族人说黑松枝能驱避山虫,南溪的族人讲溪畔水草能改良板结土,西漠的族人分享沙棘粉的储存窍门,青峰山的族人则教大家槐枝露的提炼方法。孩子们在芳田间追逐打闹,手里拿着各地带来的小礼物 —— 东岭的松果、南溪的卵石、西漠的沙枣、青峰山的槐枝,笑声像银铃一样脆。
阿依古丽望着满片新播的芳田,眼里闪着光:“明年这个时候,这里会开遍四方同心花,红的、白的、粉的,还有带着松针香的、沾着溪畔润的,想想都美!” 小豆子点点头,手里握着四方绒絮编的同心结:“以后每年春分,咱们都办‘同心播种节’,让更多部落来,让同心花飘遍每一座山、每一条溪!”
风里裹着四方土壤的清香、花种的甜香,还有族人的欢声笑语。老槐树上的新叶沙沙响,像在应和着这份跨越山海的约定。跨山守护册的新页上,贴着四方混配种的样本和众族的签名,旁边是孩子们画的四方芳田图,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融心扩土的期盼。
春阳渐高,芳田上的晨露渐渐蒸发,留下湿漉漉的痕迹,像大地的泪痕,也像喜悦的泪水。四方族人挥手告别,约定着夏初来看芽、秋来收籽,驼铃声、脚步声、笑声缠在一起,飘向远方。小豆子站在芳田边,望着满片希望的土地,知道这份跨山的情谊、融合的智慧,会像同心花的根须一样,深深扎进四方的土壤,在岁月里生根、发芽、开花,绵延不绝。
喜欢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