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刚把退休园艺教授送的锦旗挂在墙上——“匠心护绿,妙手回春”八个金字配着翠绿的藤蔓花纹,正好在“校园绿植守护者”牌匾旁边,俩牌匾凑一起,跟给花店办了“双认证”似的。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叶片戳了戳锦旗边缘:“啧啧,这老头变脸比翻书还快,昨天还凶巴巴叫板,今天就送锦旗,不过这字写得还行,比你上次写的养护卡工整多了。”
“你懂啥,这叫实至名归。”林小满拍了拍它的叶片,转身看向围在柜台前的李婷和刘宇,“既然现在口碑起来了,咱们得定个新目标——把‘小满的花草屋’做成校园及周边花草养护第一店!”
“第一店?”李婷手里的记账本“啪嗒”掉在桌上,眼睛亮得像灯泡,“我早就这么想了!现在校园里的花店就咱们家成活率高,周边小区的大爷大妈也认咱们,再加点油,肯定能当第一!”
刘宇扶了扶眼镜,拿出笔记本翻开:“要当第一,得有具体目标。我梳理了一下,大概分四点:第一,产品升级,优化校园及周边专属绿植品类;第二,服务升级,完善远程咨询、上门养护、绿植租赁三大服务;第三,口碑巩固,建立用户反馈体系,确保满意度100%;第四,合作深化,和校园社团、周边商铺、本地苗圃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说得太对了!”林小满拍了下手,“我补充一点,咱们的核心优势是‘懂植物需求’,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要围绕这个来,比如校园专属绿植,要选耐造、易养护、颜值高的,符合学生宿舍和办公室环境;周边商铺的绿植,要选净化空气、耐阴耐旱的,不用老板天天操心。”
帆布包里的多肉不乐意了:“凭啥只考虑学生和老板?不考虑我们植物的感受?我要当‘第一店’的‘形象大使’,以后所有绿植都得听我的,每天晒太阳两小时,浇水按我的标准来!”
“你快拉倒吧!”老兰花慢悠悠开口,“上次你非要抢风信子的阳光,把人家晒得叶片发蔫,还好意思当形象大使?我看你适合当‘监工’,天天盯着大家晒太阳,别偷懒。”
风信子刚被种进新盆,听见这话立刻附和:“就是!多肉太霸道了!我要当‘颜值担当’,开花给大家看,吸引更多顾客,助力第一店目标!”
“还有我还有我!”绿萝晃着藤蔓,“我要当‘服务标兵’,教顾客怎么养护,让大家都能养好绿植,提升口碑!”
植物们七嘴八舌地“报名”,把林小满他们逗得直笑。李婷掏出手机:“我现在就建个‘第一店目标推进群’,把咱们和植物的‘分工’记下来,每天打卡进度!”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团队就开始拆解目标落地。首先是产品升级,李婷负责统计校园及周边的需求——学生宿舍需要小盆、耐阴、无异味的绿植,比如多肉、网纹草、小绿萝;教师办公室需要净化空气、颜值高的中型绿植,比如龟背竹、虎皮兰、琴叶榕;周边商铺需要易养护、能吸油烟或甲醛的绿植,比如吊兰、常春藤、橡皮树。
“我统计了一下,之前卖得最好的是多肉组合和小绿萝,但有学生反馈‘宿舍光照不够,多肉容易徒长’,”李婷指着表格,“咱们得针对性选品种,比如选姬秋丽、玉露这些耐阴的多肉,再搭配补光小灯,作为‘宿舍专属套餐’。”
刘宇补充道:“我联系了本地几家苗圃,他们有耐阴多肉的苗,价格比之前的供应商低15%,而且成活率有保障,明天可以去考察一下,为下一章拓展进货渠道做准备。”
正讨论着,花店门“叮铃”一响,校园摄影社的社长阿凯带着两个社员走进来,手里拿着张活动策划表:“小满姐!我们摄影社下周要办‘校园绿植摄影大赛’,想跟你们合作!你们提供奖品绿植,我们在比赛中宣传你们店,双赢!”
“这可是巩固口碑的好机会!”林小满眼睛一亮,“奖品我们包了!一等奖送琴叶榕,二等奖送虎皮兰,三等奖送多肉组合,参与奖送小绿萝,怎么样?”
阿凯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小满姐大气!我们还想在比赛现场设个‘绿植体验区’,让参赛选手近距离接触绿植,你们派个人来讲解养护知识呗?”
“没问题!”李婷自告奋勇,“我去!我还能教大家怎么拍绿植才好看,保证比赛热度拉满!”
送走摄影社的人,妈妈拎着刚买的菜走进来,手里还拿着张传单:“小满!我刚才路过隔壁街,看见有家‘绿快活花店’在搞促销,说‘买绿植送肥料,成活率95%’,还写着‘校园绿植首选’,这不是跟咱们抢生意吗?”
林小满接过传单,扫了一眼——上面的绿植照片都是网图,肥料是不知名的散装货,成活率95%一看就是噱头。她刚想说话,就听见传单上的绿萝(网图)模糊的声音:“……别买……我是假照片……实际苗很弱……肥料是劣质的……会烧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