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个周家人看到他,疑惑的问了一句:“你是老三吧?”
“四爷爷。”周济怀喊人。
田埂上都是泥巴,不太好走,周济怀还不忘小声提醒聂荣钦。
“哎哟,还真是老三啊?你妈呢,怎么没回来?”然后又开始后打量起聂荣钦来。
聂荣钦除了担心周济怀一个人搞不定要跟来外,还有一个就是想以尹春娇现任丈夫的身份来周家坳走一趟。
“我妈前几天因为工作受伤了,不过现在出院了,在家休养呢。要不是我妈受伤,双抢的时候我肯定回来帮忙。”
周济怀也知道说好听话了。
果然,听他这么说,四爷爷立刻就从田里往田埂走:“还住院了啊?不要紧吧,没想到这城里工作也不好干呢。”
“可不是。”周济怀说:“四爷爷,这天热,您也赶紧回去,我去找我四婶。”
说的是方桃。
两个人走的快,老头想问问聂荣钦是谁,看着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干部。
周济怀一边走一边介绍村子里的情况。
进村后先去了方桃家,结果她家就她婆婆在。
双抢的时候,周立国跟周大用都请假回来帮忙了。
至于小宝,那是要卖菜挣钱的,家里虽然难,但也不缺他一个劳动力。
周济怀见状就道:“先去我家吧,把席子洗洗,我们今晚就只能睡席子上。”
聂荣钦没意见的,两个人有前后脚的往家走。
正好是中午做饭的光景,没什么人。
两人来到周家大院,周济怀掏出钥匙开了院门。
木门裂了好多缝隙。
周济怀心里有些感伤。
接着又去把堂屋跟厨房的门打开。
家里都是一股子灰尘的味道。
聂荣钦站在门口,看着这个青砖瓦房的大宅子,他的春娇,从十来岁就来到这里,度过了不算美好但还算安稳的上半辈子。
周济怀转了一圈,把家里的席子拿出来,开始打井水洗刷。
聂荣钦:“我来吧。”
一边说一边卷袖子。
周济怀就把刷席子的工作交给他,而后去后面弄了一点竹枝回来,再扎在竹棍上,开始打扫家里的蜘蛛网。
两人简单弄了一遍后就又去找方桃吃饭。
已经跟她婆婆说了要去她家吃饭的。
两个人也不是白吃的,在镇上买了肉。
镇上的肉比市里要好买多了,因为大部分农民家里都养了猪。
所以他们买了两斤肉放在方桃家了。
方桃从田里回来,听婆婆说了有人要来吃饭,估摸着就是老三他们,她回来的路上已经听四大伯说了。
所以等周济怀跟聂荣钦一来,方桃还是惊讶了一下。
她以为是周济怀带人回来弄菜,去年也是的,但没想到跟来的是聂荣钦。
“聂老师……”方桃有些紧张的招呼。
聂荣钦不知道怎么喊了,因为方桃是要喊尹春娇嫂子的。
但要是喊弟妹又不合适,因为周立国比他大。
最后就是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方桃:“你们坐,吹吹风,饭菜马上就好。”
周济怀一点也不客气,跟着方桃去了她家厨房:“四婶,我这次回来是来打油的。”
方桃一边炒菜一边说:“那行啊,明天我们拉板车送到油坊,要是顺利的话,明天就能打,但要是不走时,就要等个两天。”
说完又道:“不过这几天大家才刚忙完双抢,不会这个时候去打油的。”
一般都是在双抢之前去打,这样才能保证双抢的时候全家有油吃。
中午方桃也整了好几个菜。
除了他们带来的肉她全烧了外,还有辣椒炒豇豆,清炒葫芦丝,又蒸了三个鸡蛋,最后再来一碗嫩嫩的空心菜。
红烧肉方桃盛了一碗起来,这是打算晚上吃的。
就四个人,也够吃的了。
入座后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说。方桃主要是想知道周乔的情况。
等吃的差不多了,方桃说:“回头你拉板车去县城,多带一点新年刚下来的早稻米。”
聂荣钦说:“春娇让我买个两百斤回去。”
家里人多,米消耗的很快,能在家里买点,肯定是要买的。
“那没问题,我下午就去把米送去脱壳。”
聂荣钦:“我们自己去,你忙你的。”
方桃确实忙,今年的双抢虽然那父子俩都回来了,但是方桃还累够呛。
要不是婆婆还健在,她都不想留在村子里种地了,太累了。
吃过饭,两个人就回去了,要等下午三点多再去,现在太热了。
等他们走后,方桃让婆婆收拾厨房,她拿出麻袋,装了三麻袋稻谷,没装满,又放了一个麻袋在那,等下装糠。
然后将板车推出来。
以前大部分人家的板车轮胎都木头的,橡胶的你根本买不到。
但今年镇上有一批橡胶轮胎,得到消息的人家基本都买到了。
方桃自然也买到了,橡胶轮胎比木头轮胎省很多力气。
做好这些,方桃才回去,将电风扇拿下来,在堂屋地上铺上席子就直接睡了。
下午三点半,周济怀才带着聂荣钦一起来到了方桃家,看她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跟聂荣钦一起把粮食搬上板车。
周济怀是知道食品厂在哪里的。
就在镇上。
聂荣钦没见过板车,要拉着走。
“聂叔,不是我瞧不起你,你看这路窄的,你还真不一定能行,别等下掉泥巴田里了。等到了马路上你再拉。”
聂荣钦是听劝的。
于是周济怀拉着板车走在村里的小路上。
等到了外面的大路上,周济怀就让聂荣钦拉,还说了下怎么掌控方向。
聂老师还是很聪明的,很快上手,拉了一段距离后他很是自信地说:“还挺轻松的嘛。”
此刻周济怀人就在板车上,靠在粮食上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晃动着脚腕。
“那都你拉呗,回来也你拉车。”
聂荣钦没意见,以前他们待的农场是北边的农场,没有板车,倒是有那种一个人推的小推车。
板车拉得更多,但对路是有要求的。
到了食品厂,加工的脱粒的人还不少,两个人老老实实排队。
两个人快五点半,才回到村子里。
喜欢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恶婆婆重生: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