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图与成交量,让韩风得以感知市场跳动的脉搏。然而,当他将目光聚焦于软件界面上那实时刷新、数字密集跳动的区域——五档盘口时,他意识到自己正在接近这场资金博弈最前沿的“战壕”。这里是买卖意图最直接、最赤裸的展示,是每一笔即时成交诞生前,多空双方排兵布阵的沙盘。
盘口,通常位于分时图或K线图的右侧,清晰地列出几组核心数据。最上方是卖盘(卖一至卖五),清晰地标示着当前希望卖出股票的投资者所挂出的、价格最低的五个价位及其对应的待成交股票数量(以“手”为单位,1手=100股)。紧接着下方是买盘(买一至买五),则显示着当前希望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所挂出的、价格最高的五个价位及其对应的渴望买入的数量。
在这买卖阵营之间,是一个醒目的数字——最新价,以及其下的成交明细,那里如同战地快报,实时滚动着每一笔成功配对交易的价、量和时间。
韩风紧紧地盯着“贵州茅台”的盘口。此刻显示:
卖五: 1020.55 … 15
卖四: 1020.50 … 22
卖三: 1020.45 … 18
卖二: 1020.40 … 35
卖一: 1020.35 … 42
最新成交:1020.30
买一: 1020.25 … 28
买二: 1020.20 … 50
买三: 1020.15 … 33
买四: 1020.10 … 41
买五: 1020.05 … 19
(股价为举例假设)
他立刻理解了眼前的局势:最新的成交发生在1020.30元。此刻,如果想立刻买入,就必须有人愿意以“卖一”的1020.35元价格卖出,那里有42手(4200股)的股票等待买家。如果想立刻卖出,就必须有人愿意以“买一”的1020.25元价格买入,那里有28手(2800股)的承接资金。
“卖一”与“买一”之间的微小差价——0.10元,就是所谓的“买一卖一价差”,这是市场流动性和即时交易成本的体现。
韩风尝试在脑海中推演:如果这时,突然出现一笔巨大的买单,比如100手,直接“吃掉”卖一价的42手,然后继续吃掉卖二价的35手,甚至部分卖三价的挂单……那么,股价会瞬间被拉升到卖三甚至卖四的价格,最新价会随之跳升。反之,如果出现一笔巨大的卖单,砸穿买一、买二的承接,股价便会应声下跌。
这让他直观地理解了什么是主动性买盘(外盘) 和主动性卖盘(内盘)。在成交明细里,通常以红色B(Buy)或向上箭头标记的,代表的是以卖盘价格成交的,即买方主动出击,迫不及待地吃掉了卖方的挂单,这被称为外盘,通常视为看涨资金。而以绿色S(Sell)或向下箭头标记的,代表的是以买盘价格成交的,即卖方主动出击,将股票砸向了买方的挂单,这被称为内盘,通常视为看跌力量。
“所以,观察外盘和内盘的数量对比,也能感知短期内多空力量的强弱。”他记下这一点。
然而,盘口数据瞬息万变。他刚刚记下茅台的挂单情况,几秒钟后,数字就可能完全不同。大量的、小额的、中额的挂单在不断撤单、重新挂出、被吃掉、又补上……这就像一场无声的、围绕着一个中心价格进行的拔河比赛,买卖双方在五个价位的狭小地带内,进行着永不停歇的试探与消耗。
为了更综合地判断这场“拔河”的倾斜度,他的目光移到了盘口附近的一个重要指标——委比。
委比,是一个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委托买入总量 - 委托卖出总量) / (委托买入总量 + 委托卖出总量) * 100%。这里的“委托买入/卖出总量”,通常指的是买一到买五的总手数和卖一到卖五的总手数。
当委比为正值(显示为红色) 时,表示在当前的五个价位上,想要买入的总力量大于想要卖出的总力量,理论上买方意愿更强。
当委比为负值(显示为绿色) 时,则表示想要卖出的总力量大于想要买入的总力量,理论上卖方压力更大。
韩风看到,此刻茅台的委比是 +12.35%(红色)。“看来目前挂在盘口上的买盘力量稍占优势。”他心想。
但他立刻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老股民忠告:“盘口和委比,是最容易做假的东西。”
为什么?他仔细思考着。一个大资金(俗称“主力”或“庄家”)完全可以在买二、买三等位置挂上大量的买单,营造出一种“下方支撑强劲,资金渴望买入”的繁荣假象,从而吸引不明真相的散户跟风买入,推高股价。而主力自己,则可能正在卖一的位置,用小单悄悄地将股票派发给这些跟风者。一旦派发达到目的,主力可以瞬间撤掉下方那些巨大的“托单”,股价失去支撑,便会迅速下跌。反之,在卖二、卖三挂上大量卖单,制造“抛压沉重”的假象,恐吓散户交出筹码,主力则在买一位置从容吸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