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袁氏的第一世老祖宗——袁良,学习并传承了《孟氏易》,奠定了汝南袁氏在官方的学术地位,袁氏才能成为得以家传五经十四家法的存在。
同时这也为汝南袁氏的成立提供了先期准备。
汝南袁氏本是陈郡袁氏出身,袁良的儿子袁昌从陈郡迁家至汝南郡,从此开始脱离陈郡袁氏,自立家族。
二代老祖宗袁昌,是单开族谱的存在。从袁昌开始,汝南袁氏这个家族的实体,真正开始建立。
到第三代袁安,汝南袁氏正式开始崛起,且是无可阻挡地崛起。
袁安早期没做官时,就在洛阳客居。不久因卧雪而成名,以致袁安卧雪成为了一个典故。
虽说在那个时代,这些都是举孝廉的经典剧目。
但奈何袁安是一个长得帅、情商高、智商高、政治素养高、运气还好的顶级气运之子。
他温文尔雅,御下有方,待人亲和有礼,治下又法令严明。
在家族没人官至高位的前提下,他从楚郡太守做到河南尹,又做到九卿之一的太仆,后又历任三公中的司空、司徒等职,名重天下,位极人臣。
第四代,袁安之子袁敞,官至三公之一司空。
第五代,袁安之孙袁汤,官至三公之一太尉。
第六代,袁汤之子袁逢、袁隗,先后官至司空、司徒。
每代都有每代的风采,每代都站上了大汉的巅峰。
一代一代,将汝南袁氏政治集团,经营得无比巨大。
第七代,到了袁基这一代,袁氏在汉末已经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了。
从后往回看,无人不惊叹汝南袁氏家族崛起的速度之快、步伐之稳。
这中间的家族领导者几乎没有过决策失误,稳步且快速地将袁氏发展为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存在。
而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前中期,可以简单地说天下只有两个最大诸侯。
分别是:雄踞河北,位于冀州的袁绍;纸面实力与客观上地盘最大的袁术。
就连后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当时都只是袁绍的小弟。
另一端位于江东的孙策还是袁术麾下马仔。
“跑步小能手”大宝备·刘备更是起起落落落落……的查无此人状态。
由此便能体现出,袁氏家族的能量有多么强大。
分散供养两个人,还都供成了汉末势力顶尖的存在。
所以也不怪骷髅王袁术飘了,后期直接就敢自立为帝,实在是家族给的底气太足了啊!
袁术袁绍一南一北,在前期,可以说如果两人稍微团结一些,就没有三国的事了。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但袁基有如果。
有此背景,如果他袁基从此刻起慢慢经营名望,获得政治、军事上的巨大声望,那袁基改朝换代之举,在汉末乱世,便立刻变得有理有据起来。
于是袁基沉下心来经营名望。
凭心地说,此次文会是袁基自到东汉以来,见过的人员最密集的场景。
迫于无奈,文会发起人只得将家中仆役、部曲尽皆调来,并严格核实邀请文书,才勉强维持住场内秩序,简直忙得焦头烂额。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袁基可最喜欢人多了。
人多点好啊,这都是为我宣扬名望之口舌啊!
且万一其中有些沧海遗珠正巧让他遇到,便可为他的大业增添一份筹码。
别说,还真让他遇见宝了。
“你看那边?是不是凉州来的贾氏的那个?”
就在袁基端坐于辩经台旁观席上,等待文会开始的过程中,有两个士人在袁基十步外相互交谈。
“好像叫贾什么诩来着?似乎也是郎官?某没什么印象,就记得他是凉州的。”
闻听凉州人贾诩便在此文会中,袁基默默观察着谈论之人的视线,顺着视线,看到了此时还在洛阳任郎官的贾诩。
喜欢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