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公达,你二人先去休息,此事不急于一时。明日休息好后,我三人再商议此战打法。”
贾诩和荀攸都点头,看起来很是听话地准备回去。
然而,并没一个人动身。
“不过……”贾诩再次开口。
“距离鲜卑整合成十余万大军,有一个时间差。此时间内,或可成为我军破局之处。”
一旁的荀攸也点头:“檀石槐大概率不会等四方兵马赶到后再来追赶我军。”
“整合军队需要时间,战场上抢的就是时间。檀石槐只怕会带着手下兵马,先行赶来。”
“我军先对战檀石槐目前手上兵马,不算吃力。”
二人走前,皆想留下些宽慰之语,只希望主公不必忧虑。
不过真实情况确实也是如此,汉军面对的确实是檀石槐剩余兵马。
对战十余万骑兵;
与对战几万骑兵,再对战几万。
这是全然不同的打法,压力也不同。
对此袁基亦知晓,全部思索明白后,袁基早就不忧虑了。
战场就是如此,困难不会因为一人的意志而转移。
袁基又是主帅,只能操更多的心。
但只要能得到好结果,前期无论怎样仔细思虑都不为过。
贾诩和荀攸看着主公眼中淡淡的疲惫之色,皆毫无困意。
他们一直没忘,面前的主公,是第一次任一军主帅。
袁基飞速成长着,几乎是一瞬间,就成长为了一名强大的汉军柱石。
因为战场不会等人成长。
面对鲜卑最强的霸主,袁基必须逼迫自己直接成长到位。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袁基不允许自己踏错一步。
但有时过于紧绷也不是好事。
看着面前三个面露关心之色的人,这是他最亲近、跟随他最早的三个臣子。
袁基轻拍桌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踏上登临高位之路,就再没有回头路,他也不允许自己回头。
但,他亦可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让自己更游刃有余一些。
想通此处,袁基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整个人的心态也更加积极向上。
他笑着抬眼,对贾诩和荀攸说:
“文和、公达,回去休息吧,其余明日再议。”
见主公心情放松了些,贾诩也露出笑容,有心情开句玩笑了:
“主公,诩是有些困,不如今日就让恶来先帮我们三人想想办法?”
这话说得很是正常,但了解他的典韦一耳朵就听出贾诩是在调侃他。
典韦立马生气大吼:
“文和先生!你,你捉弄俺!”
典韦看向袁基,表情控诉,也说不出什么,就指着贾诩说贾诩欺负他。
荀攸表情正经,但眼睛闪着光,就在一旁坐着看戏。
面对典韦的控告,贾诩显得有些困惑:“恶来因何说诩欺负你?诩可是真心实意认为恶来成长许多,定能为主公分忧解难,才如此说的。”
“诩这不是给恶来表现的机会吗?”
此话一出,典韦忍不住嘴角飞速上扬。
是,是这样吗?
典韦看着对面贾诩一脸真诚的表情,突然有点不确定起来。
他嘿嘿笑着挠挠脑袋,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如文和先生所说,进步了许多。
所以他可能错怪文和先生了。
他抬头,对着贾诩傻笑,试图蒙混过关:
“嘿嘿,文和先生,过奖过奖,俺错怪你了。不过,俺认为你说得对。”
看着典韦憨厚的样子,袁基、贾诩、荀攸三人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
笑得典韦感觉自己好像又被文和先生骗了!
眼见着典韦要恼羞成怒。
袁基立马开口:“吾作证,恶来确实进步很多。只这经书,恶来能全部识得大概含义,就已经超过不知多少士人了。”
自然,这其中有其他士人家中经书没有袁基这里这么全的原因。
但袁基有这些资源,能助力臣子从思想到谋略全方位成长,不用岂不可惜?
袁基继续夸赞:“恶来平日里还钻研兵书。有恶来这样刻苦勤奋的勇将,吾时常感慨,吾怎可如此幸运?”
几句话,将典韦说得脸涨的通红。
平日里看兵书,但一直没看进去的典韦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不错,他平日里就是这么刻苦勤奋。
嘿嘿。
看到典韦又开始一个人乐呵起来,袁基好笑地摇摇头。
然后抬头,瞪了一眼贾诩。
贾诩也不知道跟谁学坏的,这么爱捉弄人,惹人生气之后还得他来哄。
——最爱暗戳戳捉弄人的袁基,此时一点自省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说说笑笑过后,氛围确实不复之前紧绷。
放松过后,再看如今局面,就觉得豁然开朗了。
汉军目前只需对阵檀石槐手下剩余兵马。
袁基预估,人数大概在五万至七万左右。
具体人数,还要等过几日探查消息的情报人员返回才能得知。
如此一来,则攻守之势异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