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指挥部里,空气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那张一比五万的日造甲等高精度军用地图,铺满了整张大石桌。
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独立旅所有核心人物的视线,都死死地吸附在上面。
李逍遥。
赵刚。
丁伟。
李云龙。
四个人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专注。
楚云飞送来的这份大礼,太重了。
重得像一座山,压在他们肩上。
用好了,能斩断山本大木的脖子。
用不好,就会伤了自己。
“楚云飞标注出的这几个地方,都有可能。”
丁伟的手指,在地图上那几个红圈上空虚点着。
“黑风山废弃煤矿,前朝王爷的陵墓群,还有这个……藏在深山里的白云寺。”
“都是易守难攻,且极其隐蔽的地方。”
李云龙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还分析个屁!”
“他娘的,兵分三路,挨个给老子端了!”
“就算里面不是山本的老巢,端掉几个鬼子的据点,咱们也不亏!”
“老李,你先别急。”
赵刚皱了皱眉,沉声说道。
“这几个地方,都深入敌占区腹地,周围日伪军据点密布,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这么大张旗鼓地打过去,不等摸到山本的窝,筱冢义男的大军就把我们给包了饺子。”
“那你说怎么办?”
李云龙脖子一梗,牛眼瞪着赵刚。
“难道就这么干看着?”
所有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李逍遥身上。
他是这场复仇之战的主心骨。
李逍遥没有理会他们的争论。
他的食指,像一根冰冷的探针,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许久,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用红色的那一头,在楚云飞画的其中一个圈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叉。
【白云寺】。
“这里,可以排除。”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论断力。
“为什么?”丁伟忍不住问道。
“山本特工队,是一台精密的德国机器。”
李逍遥的笔尖,轻轻敲了敲地图。
“机器,就需要保养,需要更换零件,需要特定的燃料。”
“他们的MG34重机枪,MP40冲锋枪,还有那些德制电台,都不是我们手里的三八大盖,随便找个铁匠铺就能修。”
“白云寺这种地方,藏几个人可以,但绝不可能支撑一支技术兵种的长期驻扎。”
“后勤补给,跟不上。”
他又用笔,在那个标注着【前朝王陵】的红圈上,画了一个叉。
“这里,也可以排除。”
“理由呢?”
这次是赵刚问的。
“理由同样是后勤。”
李逍遥抬起头,看向众人。
“陵墓地宫,固然隐蔽,但环境潮湿,通风不畅。”
“精密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电台和弹药,在这种环境下,不出半个月就会受潮损坏。”
“山本大木,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两个红叉,瞬间将搜索范围缩小了一半。
李云龙的眼睛亮了,他凑了过来,指着地图上剩下的几个红圈。
“那剩下的这几个呢?”
李逍遥没有直接回答。
他拿起铅笔,以野战医院为圆心,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圆圈。
这个圆圈,将山本特工队袭击医院后,一路逃窜,直至与他们在一线天交火的所有路线,都囊括了进去。
“这是山本的活动半径。”
他的笔尖,在这个圆圈里来回滑动。
“特种部队作战,讲究一个效率。”
“从出击到返回,时间越长,暴露的风险就越大。”
“根据我们推算,山本特告队的特种军粮,最多只能支撑他们进行七十二小时的高强度作战。”
“这就意味着,他的老巢,必然在这个半径之内。”
随着李逍遥的分析,丁伟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他顺着李逍遥的思路,视线在那个巨大的圆圈内飞快地扫视。
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猛地伸出手,指着圆圈内的一条不起眼的虚线。
“这条线……这是日军的一条简易军用公路!”
丁伟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兴奋的潮红。
“这条路,连接着太原和阳泉,专门用来运输煤炭和矿产资源!”
“它虽然简陋,但足以通行卡车!”
“山本特工队那些德国货,弹药消耗巨大,光靠人力骡马运输,根本无法满足!”
“他们必须有一条能走汽车的秘密补给线!”
丁伟越说越激动,他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那条狼的尾巴!
“对!”
李逍遥赞许地点了点头。
“山本的补给,必然依赖这条运输线。”
“所以,他的老巢,一定就在这条运输线附近,而且距离公路不能超过十公里!”
“否则,运输的动静太大,容易暴露。”
这个条件一加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