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平反
雷声如同被放大了无数倍,震得耳膜生疼,更近了。雨点迫不及待地噼里啪啦砸在地上,溅起的泥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空中短暂悬浮后才不甘心地落下。正清攥着锁片往家走,铜片贴着皮肤烫得惊人,像是刚从炉火里取出的烧红火炭,可他却舍不得松开,仿佛那是抓住命运的唯一希望。路过晒谷场时,他看见虞明正在教翠莲算鸡兔同笼,两个孩子专注的模样让他心头一暖。而此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交叠在一起后,竟如同株双生的苗,在地面上微微颤动,仿佛在预示着某种紧密相连的命运。
“爹,” 虞明抬头看见他,眼里闪烁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在欢快跳动,“你知道吗?陈景润用了十八年算出哥德巴赫猜想。” 那话语里满是憧憬与向往,仿佛在他心中,知识就是那把能打开未来大门的神奇钥匙。
正清没说话,只是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铜锁片。远处,虞氏宗祠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青烟混着雨丝,在暮色里竟然神奇地织出个模糊的 “升” 字,就好像是老天爷在天空中写下的预言。他忽然想起正普叔说的 “地天泰”,又想起虞明课本里夹着的微积分笔记 —— 那些他看不懂的符号,此刻竟像极了算卦摊上随风轻轻摇晃的蓍草,在命运的风里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让他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是夜,虞明做了个奇异的梦。他梦见自己站在升高中的考场上,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魔幻起来,试卷上的题目全变成了武功招式,每道题都闪着耀眼的金光,仿佛在考验他的智慧与勇气。他提起笔,笔尖落下时竟开出莲花,洁白的花瓣上赫然写着 “黑猫白猫”,那字迹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忽然,监考老师走过来,他抬头一看,竟是陈景润,清瘦的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手里拿着那本《哥德巴赫猜想》,仿佛在鼓励他勇敢地解开这些神秘的题目。
窗外,暴雨如注,雨水拍打着窗户,发出巨大的声响。虞明在梦里却笑出了声,那笑声充满了希望与喜悦。母亲隔着墙听见,以为他魇着了,忙起身点上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摇曳中,她看见儿子枕头边放着那块铜锁片,锁面上的 “万事如意” 四个字,在雨夜里泛着神秘的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魔力。
那年秋天的九月一日,松湖村仿佛被施了魔法,阳光突然变得粘稠如蜜,缓缓流淌在每一个角落。虞明背着书包走向初中校门时,路边的野菊花像是得到了某种指令,自动排成整齐的队列,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花瓣上滚动的露珠折射出绚丽的彩虹,每一道光弧里都跳跃着他未曾见过的文字,那些文字仿佛是知识的密码,等待他去解读。教室的窗户在风中轻轻摇晃,玻璃上的裂痕竟自动愈合,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欢呼着新的希望与未来的到来。
1978 年 8 月,时代像是按下了神奇的按钮,一场关于知识分子和科技变革的风暴即将来临,华夏大地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消息传来的那个夜晚,天空中突然出现奇异的光晕,云彩化作书本与仪器的形状,在夜空中缓缓游动,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知识的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标语,如同一场金色的雨,洒落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滋润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松湖村的老槐树在风雨中疯狂摇晃,抖落的每一片叶子上都浮现出金色的文字,村民们拾起叶子,发现上面写满了 “希望” 和 “未来”,那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1979 年的某个清晨,虞正清家的门槛突然发出奇异的光芒,那光芒柔和而温暖,仿佛是幸福的预兆。正在做饭的虞母,惊讶地发现灶膛里的火苗变成了欢快的蓝色,跳动的火焰组成了 “喜讯” 的字样,仿佛在提前宣告着好消息的到来。就在这时,算命先生虞正普跌跌撞撞地跑来,他的脚步所过之处,地面竟开出一朵朵金色的小花,仿佛是在为这个好消息铺就一条金色的道路。
“你们也知道消息了吧?你家小明有高中读啦!以后还可以考大学!” 正普的声音带着激动的哭腔,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仿佛藏着漫天星辰,那是为虞明感到高兴,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芒。虞正清的手剧烈颤抖,握住正普的瞬间,两人的掌心都传来滚烫的温度,像是有电流通过,那是不仅激动,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老哥,要谢谢你啊!你算得太准了!我家明儿真的有高中和大学读了!也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啊!” 虞正清的声音哽咽,泪水夺眶而出。此时,墙上的老挂钟突然发出清脆的鸣响,时针和分针竟逆向旋转,仿佛要将过去的苦难时光彻底抹去,迎来崭新的未来。
正普抬手抹了抹眼角,一声叹息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那些麻雀在空中盘旋,羽毛纷纷变成白色,它们的叫声不再聒噪,而是化作悠扬的歌声,仿佛在为这个美好的时刻而歌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