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灵江流域,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暖棚里的蔬菜迎来了丰收季,一筐筐翠绿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被村民们搬回仓库;草药地里的甘草、金银花也到了采收的时候,晒药架上铺满了金灿灿的干草,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香甜。
这天,陆承宇召集互助社的各村村长和核心成员,在集市的大暖棚里开会。“咱们互助社从抱团越冬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陆承宇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语气里满是感慨,“现在咱们有了学堂、医馆,有了自己的草药地、盐井和暖棚,越来越多的人把这里当成了家。我在想,咱们这个聚居点,是不是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
话音刚落,暖棚里就热闹了起来。李二狗第一个举手:“对啊!以前咱们都叫灵江流域,太笼统了,有个正式的名字,以后出去说起来也有面子!”陈老三也点头附和:“没错!就像府城有名字一样,咱们这么大的聚居点,必须有个响当当的名字!”
周先生推了推眼镜,笑着说:“取名字是大事,得有寓意,还要让大家都满意。咱们可以先各自想想,然后把想法说出来,一起商量着定。”
林晚秋也补充道:“名字不仅要好听,还要能体现咱们互助社的精神,让大家一听到名字,就想起咱们团结互助、一起过日子的初心。”
大家纷纷赞同,接下来的几天,取名字成了灵江流域最热闹的话题。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有的去问学堂里识字的先生,有的翻找家里珍藏的旧书,还有的甚至跑到灵江边,望着江水寻找灵感。
几天后,第二次讨论会如期召开。村民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早早地来到了暖棚里,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分享自己取的名字。
李二狗第一个站起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我想了个名字,叫‘互助村’!你看,咱们是互助社,叫互助村,一听就知道咱们的精神,简单又好记!”
不少村民都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个名字直白又贴切。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互助村’虽然体现了咱们的精神,但感觉有点普通,不够有特色,咱们灵江流域这么美,名字是不是可以更有诗意一点?”
说话的是青山村的村长,自从上次灵江流域帮他们解决了肠胃不适的问题后,青山村就正式加入了互助社,村长也成了互助社的核心成员之一。
陈老三接着站起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他取的名字:“我想的名字是‘丰饶庄’!你看咱们现在,粮食丰收、蔬菜充足、草药也够用来,日子过得这么红火,丰饶庄这个名字,正好能体现咱们的好日子!”
“丰饶庄”这个名字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尤其是负责种地和养殖的村民,觉得这个名字特别符合他们的心声。但周先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丰饶庄确实很好,体现了咱们的丰收,但咱们互助社不仅仅是为了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大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个名字好像少了点这方面的寓意。”
大家觉得周先生说得有道理,纷纷点头。接下来,又有村民陆续提出了“灵江村”“同心寨”“安居园”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的寓意,有的体现了地理位置,有的体现了村民的心愿,但要么不够全面,要么不够有特色,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讨论会陷入了僵局,大家都皱着眉,冥思苦想。就在这时,王阿婆抱着已经半岁大的王互助走了进来,小家伙穿着林晚秋做的小衣服,脖子上戴着江南盐商送的小银锁,睁着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
“阿婆,你怎么来了?是不是互助饿了?”林晚秋赶紧走过去,接过王互助,温柔地逗着他。
王阿婆笑着说:“我听说大家在给聚居点取名字,也想来听听。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想为咱们这个家出点力。”她顿了顿,看着灵江的方向,缓缓地说:“咱们能有今天的日子,多亏了灵江的水,滋养了咱们的土地,也滋养了咱们的人。而且咱们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我想,是不是可以从‘灵江’和‘互助’这两个词里,选几个字组合一下?”
王阿婆的话,像是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陆承宇眼前一亮:“阿婆说得对!灵江是咱们的根,互助是咱们的魂,把这两个词结合起来,肯定能取出好名字!”
大家纷纷开始思考,有的在纸上写着“灵助”“江互”,有的在嘴里念叨着“江助”“灵互”,可总觉得不够顺口,也不够有寓意。
就在这时,周先生突然说:“咱们不如用‘灵’和‘睦’这两个字?‘灵’取自灵江,代表着咱们的家园;‘睦’有和睦、团结的意思,正好体现咱们互助社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精神。‘灵睦庄’,怎么样?”
“灵睦庄?”大家嘴里念叨着这三个字,眼神里渐渐有了光彩。李二狗拍着手说:“这个名字好!‘灵’字有灵气,‘睦’字体现团结,读起来也顺口,听着就有好日子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