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在舅妈家耽误了一会儿,才踏上回兴隆镇的路。
倒不是他不想早点走,
是舅妈硬塞了一堆“家乡特产”——腌萝卜、腊肠、酸菜、辣条……整整两大包,差点把他压成搬运工。
这都是老传统了。
只要是家里出了个能吃上饭的“城里人”,出门就得被塞满一肚子乡愁和食物。
生怕你在外面饿着、馋着、想家了。
等沈北终于摆脱“亲情包围圈”,赶到公司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园区热火朝天。
新建的大楼已经进入地基施工阶段,轰鸣声此起彼伏,挖掘机、推土机、泥头车来回穿梭。
昼夜不停赶工,主打一个词:基建狂魔附体。
按这个进度,不出三个月,一栋崭新的科技大楼就能拔地而起。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兴隆镇的万镇长。
自从上次看见沈北从武装直升机上下来的那一刻起,他整个人就进入了“战备状态”。
他当时站在地上,仰着脖子,眼神里全是问号:
这小子是谁?
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他是不是上面派来考察我的?
回去后,当即安排人手对沈北背景做调研。
结果……反馈回来四个字:
警告级别!
来自上层的警告!
意思是,沈北的身份不是他能所随便打听的。
万镇长当场吓出一身冷汗,连夜买了高铁票冲去省里解释,生怕上面误会他。
结果领导只回了一句:“开绿灯。”
三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于是乎,深度科技的工地成了特权区域。
白天黑夜随便干,泥头车大摇大摆进出,只要挂着“深度科技通行证”,交警看一眼直接放行。
城管来了也绕道走。
承包商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二十四小时三班倒,拼了命地抢工期。
沈北开车进入园区后,将宾利停在停车位。
一下车。
目光随意一扫,顿时有些发懵。
他看见了一辆白色奥迪A4停在一边。
沈北好奇的看了一眼车牌号。
眼熟!
太眼熟了!
这不是黄飞壮的车么!
“怎么跑来这里了?”
沈北狐疑着进入厂房。
车间内依旧空荡荡。
因为暂时不需要生产,十多个工人们被安排去往“培养室”暖房,协助张晴晴等人种植转基因稻米。
上了临时办公室。
一进屋。
古川就跑过来,点头哈腰请示:“老板,最近我这边在思考一个问题。”
沈北坐下来,行政小妹端过来咖啡:“什么问题?”
古川做着汇报:“咱们公司要不要销售啊?”
沈北也是一愣,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着实思考一番。
按照道理来说,深度科技的第一个产品是人血白蛋白,绝对爆炸性且具有革命性的产品。
全球独此一家,无人可模仿和仿制。
真正的独角兽垄断企业。
还需要销售上门推销吗?
那订单不得哗哗飞过来,客户得主动抢购才是。
所以,销售好像没什么意义。
沈北反问道:“你认为呢?”
古川当即回道:“从产品角度出发,没必要招聘销售,毕竟我们是独此一家。但从事务的角度出来,还是有必要。”
“比如订单,合同,客户的咨询,客户的后续维护等等。”
“这些活得有人去干,让行政管理最终就是销售性质。”、
“再者说,总不能无人和客户对接,随便拉出来一个人去接待也不专业,很容易闹出风险和笑话。”
沈北闻言点点头:“你认为应该招聘几个人?”
古川道:“先招两个吧,如果忙不过来在增员,老板您看如何?”
沈北说:“行,公司员工数量你统筹,大胆去做,需要什么人手你就提,让符总批示就行。”
“好的老板!”
古川离开后,陆月敲门进来。
“陆姐有什么事?”沈北笑呵呵的问着。
作为公司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员工,虽然年岁大了一点,但业务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
上次的专利费用,就被她通过多种合法手段减少不少税款。
沈北只补了一部分税款便纳税成功。
陆月开门见山,推过去一张财务批示文件:“这是兴隆镇的方良送来的关于租用稻田的合同和费用明细。符总不在,还得老板您签字。”
沈北简单看了一眼,问道:“合理吗?”
陆月点点头:“我私下询问过周边的农户,是正常的市场价格。”
沈北摸摸下巴,反而有些意外的说道:“他就这么白忙活?”
陆月挽了挽头发,尝试着说道:“也许……真的是人民的公仆。”
沈北刷刷签字,进行授权拨款,将文件丢回去。
陆月犹豫一下再度开口:“不过,我认为咱们还得主动点。”
沈北知道陆月说的是什么意思,也很隐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