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菊厂技术人员的提问。
沈北只能回答其中关于充电的问题。
至于……电话卡。
鬼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
沈北首先说道:“充电只需在太阳光下暴晒一会,就能完成充电。”
此话一出。
顾林等人再次被震惊的头皮发麻。
打死他们也想不到,这款柔性手机没有充电口,是因为充电不需要电源。
而是通过太阳能!
顾林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处于一种怀疑人生的态度:“你,你不是在开玩笑?用太阳充电,这也太……太不可思议了!”
其他技术人员也露出吃惊的目光:
“卧槽!卧槽!卧槽!”
“这也太逆天了吧?这么一块小小的屏幕,能接受多少太阳能啊!”
“这是什么电能转换比,简直无法想象!”
“我滴乖乖,秀我的头皮发麻!”
“我感觉这技术拆分下来,咱们东大的光伏产业又要登上一个台阶啊!”
要知道,当前东大的光伏产业经过几轮制裁,技术没有后退不说,反而更上一层楼。
也算是东大奇迹了。
换做其他国家,这个光伏产业早就完犊了。
这种例子简直不太多,比如樱花国的半导体产业。
先期索尼在米国考察时发现晶体管技术,他们尝试将晶体管运到樱花国国内进行复制,发现这项技术很难,即便复制了一颗晶体管,效能却达不到米国的水平。
樱花国业界当时的结论是:像半导体这样的技术,哪怕只是简单地复制,能成功也极其了不起。
樱花国意识到半导体的重要性后,调动了几乎全部大型工业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米国同行如此描述:1981年到1985年,当樱花国开始崛起的时候,米国的半导体企业就像冰淇淋在夏天融化一样,迅速地瓦解。
当时在米国排名前三的AMD,净利润下滑2/3,德州仪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亏损,米国最强的新兴力量英特尔,1985年被迫关闭7座芯片工厂。
樱花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对米国影响非常震撼,进而不得不重拳出击打压。
1985年樱花国成为全球芯片霸主,次年米国就发动了第一次“美日半导体战争”,最终逼迫樱花国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国家协议。
协议最核心的一条:樱花国政府必须要求旗下所有的芯片企业出口芯片的时候,要制定最低价。、
一举将樱花国出口芯片到米国、欧洲“赚高利润”的路堵死。
在米国的制裁下,樱花国半导体产业直接跌入谷底,至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而当初东大的光伏产业也面临这种情况,刚刚成为世界第一,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米国就开始制裁和收割。
但东大不是樱花国,虽然国内产业一片哀嚎,可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加大投入,保持技术一直领先,最后各个国家根本追不上光伏技术,又眼馋,又恨得牙痒痒,只能暂时解除制裁。
因为……实在是自己人不给力,没有替代品啊。
所以,当沈北说柔性手机只需要太阳能充电的时候,菊厂几个技术人员当即意识到,光伏产业可能又要腾飞了。
毕竟,这么小的屏幕,放在太阳下面晒一会,就能满足好几天的手机电量,这电能转换比绝对夸张到令人惊讶掉下巴的地步。
顾林等人对视一眼,这纯纯是属于技术外溢的真实案例。
打败你的并不一定是同行,也许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产业,顺带着就把你捏死了。
就好比这个手机上的太阳能屏幕……
“咳咳。”顾林清清嗓子:“这个充电方式……真牛哇!那第二个问题呢,手机卡是怎么搞的?”
沈北摊开双手:“我又不是搞手机的,你们问我?”
一边的一个技术人员举起手,小声说道:“会不会是ESIM技术?”
此话一出,顾林脸色一僵。
坏菜了!
如果真是这样,苹果踏马躺赚了啊!
ESIM技术英文全称是Embedded-SIM。
翻译成中文,就是嵌入式SIM卡。
它不再是实体卡片,而是可以直接嵌入到终端设备的电路板上,好处就是节省空间,也可以直接编程,通过OTA,空中写卡技术,用户不用前往营业厅,就能远程开卡、选套餐、换号码。
苹果在推动ESIM上一直比较积极,该公司2011年就申请了ESIM相关专利,2018年将ESIM引入iPhone XS,采用了“实体SIM+ESIM”双卡方案。
而东大在推进ESIM技术的过程中,确实比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更为谨慎。
这背后主要是出于监管安全,特别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行业利益格局的考量,而非技术本身的问题。
而且,ESIM的“空中写号”特性,意味着可以远程激活。这在便利的同时,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远程非法开户和电诈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