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董万空遭了半辈子厄运,都因为识文断字。他给儿子取名董太举不是考举人,希望得到推举。董太举和小西山的孩子一样,刚懂事就得拾草、拣粪、挖菜、赶海、放驴。他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的是,没有参军、招工、提干、上大学的资格,永远被圈在小西山。他要想实现任何一个愿望,都得重新托生一回。谁家宁肯把闺女送进庙里当尼姑,逼进深山老林做白毛女,填到粪坑里沤粪,也不会嫁给他。他能像小草一样留包籽就知足,像猫狗每年春天叫一回春也心满意足。
唯有父亲瞎董万空,对儿子的前程报有希望。从儿子刚懂事开始,他就对他进行苛刻的家庭教育。瞎董万空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张嘴,全靠口授。他的教具是一条断臂,也是惩罚儿子的刑具。他的教科书是天地万物,上下五千年历史。董太举三岁会写字,四岁能看懂墙上的报纸。他既熟读《四书》《五经》,也学习现代课程。他八岁上学,课本上的知识早已学过。他本应该跳级,戴四道杠、上大学,因为父亲的原因与他无缘。父亲的言传身教,是用一只半脚磕磕绊绊地走路,用两只断臂夹着小勺吃饭。五岁那年,妈妈小白菜死了,由他照顾父亲,替父亲穿衣裳,穿鞋。盐场演电影,瞎董万空一场都没少看,儿子背着父亲。
父亲经常鼓励他:“小西山藏龙卧虎,凡‘太’字这辈人,只有你和西北地小小子能出息人。”董太举大惑不解,认为自己和小小子最出息不了人。自己外号“萧老太婆”,挨了欺负别说不敢还手,连还口都不敢,还有这样一个爹。小小子偷书被林富有告了,和四类分子一块儿挨批斗,被学校扣留毕业证书,这辈子瞎了。小小子是贫农成分,什么都敢干,外号叫“疯狗”。他自小开始磨锉,十五岁去当兵。父亲说:“别看小小子现在落难,将来比谁都强。”
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为各大队联系一项副业,到大连为一家部队医院砌大墙。小西山光棍多,劳动力过剩,大队把名额全派给小西山生产队。
董太举也想去搞副业,担心父亲一个人在家里不方便,没人照顾。瞎董万空说:“你叫董太举别不识抬举,不去不行,非去不可。”他爱出字谜为人答疑解惑,预测贫穷富贵、福祸凶吉生老病死,有的精准有的纯粹是胡诌八扯。
儿子临去大连搞副业之前,他也出了个字谜:
孙中山革命未成功,
蒋介石口喊和平。
北伐战争国共分裂,
毛泽东四大光明。
董太举没费劲猜出谜底,是“燕”字。瞎董万空欣慰地说:“你的前程,离不开这个燕字,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我为什么钦佩共产党和毛主席。”
离开家之后,董太举还在琢磨,这个“燕”字能给他带来什么。劳燕分飞、燕肥环瘦、燕雀之屋、燕雀之尖,还是“小燕子穿花衣,每年春天来这里”?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三年五月中旬,连日的大南风吹绽了槐花。
在甜丝丝的空气中,小西山十几个社员扛着行李,来到永宁联合厂。
各大队搞副业的社员们已经到了,乱糟糟如同一堆堆成了精的木头疙瘩,乍一看没有什么不同,仔细端量各不相同。把人比做动物和植物,再合适不过。方脸大眼珠子的人器宇轩昂,像马和青松。憨厚朴实、踏实肯干的人五官平平,像老牛和高粱。脾气倔强桀骜不驯、动辄尥蹶子放屁的人,像犟驴和刺槐。尖头竖尾缩缩脖子左顾右盼的人,像耗子和墙头草。非男非女娘们胎的人,像骡子和谷莠子。坐不住站不稳抓耳挠腮的人,像猴子和水草。
我只看小西山人顺眼。还是联合厂那辆大卡车,还是那个师傅开车。
其他大队社员上完汽车,主任曹家驹仍不让小西山人上车。他怕胀破车厢摔死人,让人在车厢四外加了一圈柞木杆子,用粗铁丝拧紧,这才将十几个小西山人和行李硬塞进去。车厢里面挤进百十号人,我最后一个上车,被塞进车厢边上脚不沾地,后腰被死死地挤在杆子上直不起来,半个身子仰出车厢外面。
汽车风驰电掣疯狂地颠簸,我仰面朝天大口喘气,如同仰天长叹。我的腰椎骨,硌在横杆上一块喉结大小的树结上,有被硌断危险。路边的树枝树叶草垛,对我的脑袋“噼里啪啦”横抽猛扫死磕。小西山名不副实的地主富农帽子,戴了多少年也摘不掉。我戴的一顶假军帽,刚到潘家沟就被一根柳条子扫掉了。
一头老牛回头望了一眼飞驰而来的汽车,慢悠悠穿越横道。司机来不及刹车,向外猛打方向盘。“咣当”一声,我脑袋被抡在一棵大树上反弹回来。
我如同挨了孙悟空一金箍棒,爹一声妈一声地惨叫起来。我怀疑脑袋是不是不在了,晃了晃,还连在脖子上。我一听不像自己的声音,闭紧嘴巴判断,声音来自身后。一个牛一般强壮的知青,被同一棵大树将胳膊撞成粉碎性骨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